望洋兴叹的典故和含义
望洋兴叹的典故
该典故出自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所作的 《庄子·秋水》 。
故事讲的是,黄河之神河伯,一直以为自己所管辖的黄河非常辽阔广大,是天下最为壮观的景象。秋天涨水的时候,众多支流的水都汇入黄河,河面宽阔得连对岸的牛马都分辨不清。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于是,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行进,来到了北海边。他向东望去,只见海天相接,茫茫一片,根本看不到海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才收起了他那得意的神色,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还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这难以穷尽的广阔无垠,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有见识的人的耻笑。”
望洋兴叹的含义
原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表达了河伯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时,因意识到自身的微不足道而产生的感慨。
今义:现在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常用于描述人们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想做却无能为力的状态。例如,“看着心仪的大学录取分数线,成绩不理想的他只能望洋兴叹” 。
- 上一篇:噶腰子啥意思网络用语
- 下一篇:飘飘飖飖的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