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勤俭节约故事
雷锋的勤俭节约故事
一双袜子的“坚守”
雷锋有一双袜子,那模样实在是破旧得不成样子。袜底磨出了好几个洞,袜帮上补丁摞补丁,颜色也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变得驳杂不堪。战友们见了,都忍不住劝他:“雷锋,这袜子破成这样,扔了吧,买双新的多好。”
但雷锋却总是笑着摇摇头,他珍惜这双袜子,就像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物资。他觉得,虽然袜子破旧,可只要还能穿,就没必要浪费钱去买新的。于是,他继续穿着这双满是补丁的袜子,行军训练、日常工作,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次,部队组织长途行军。一路上,大家步伐匆匆,尘土飞扬。雷锋的这双旧袜子被磨得更加厉害,脚上也磨出了水泡。即便如此,他依然咬着牙坚持,没有丝毫抱怨。回到营地后,他又仔细地把袜子补了补,准备下次接着穿。
在雷锋看来,这双袜子不仅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提醒着他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不贪图享受,不铺张浪费。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搪瓷盆
雷锋有一个搪瓷盆,那还是他刚入伍时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搪瓷盆渐渐有了不少磕磕碰碰,盆边掉了瓷,露出里面的金属,盆身上也有了一些小裂缝。
要是换做别人,可能早就把这样的搪瓷盆扔了,再领个新的。可雷锋不这么想,他找来工具,认真地把裂缝修补好,用油漆把掉瓷的地方刷了刷。经过一番“改造”,这个搪瓷盆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陈旧,但又能继续使用了。
战友们有时会打趣说:“雷锋,你这盆都快成‘古董’了,还舍不得扔啊?”雷锋则一脸认真地回答:“这盆还能用呢,扔了多可惜。咱们国家还在建设阶段,每一样东西都得物尽其用。”就这样,这个搪瓷盆一直陪伴着雷锋,见证了他在部队里的日日夜夜,也成为了他勤俭节约精神的一个生动写照。
自制“百宝箱”
雷锋还有一个自制的“百宝箱”,这个箱子里装满了他收集来的各种废旧物品,有螺丝钉、牙膏皮、碎布条、铁丝等等。这些在别人眼里看似没用的东西,在雷锋这里却都是宝贝。
平时,部队里的桌椅坏了,雷锋就从“百宝箱”里找出合适的螺丝钉和工具,把桌椅修好;战士们的衣服破了,他拿出碎布条和针线,帮忙缝补;就连一些废弃的牙刷柄,他也能巧妙地改造成有用的小物件。
有一次,营区的窗户玻璃打碎了一块,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雷锋从“百宝箱”里翻出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熟练地把它安装好。大家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雷锋却谦虚地说:“这些东西留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可不能随便扔掉。” 雷锋的“百宝箱”体现了他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智慧,更彰显了他始终如一的勤俭节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