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十种对仗技巧
以下是对联的十种对仗技巧:
工对
含义:又称严对,是最严格的对仗。要求上下联在词性、词类、句式结构、节奏等方面都严格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而且具体的小类也要一一对应,如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等。
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鸟类名词相对),“鸣”对“上”(动词相对),“翠柳”对“青天”(偏正结构的名词相对,且“翠”与“青”都是表示颜色的词)。
宽对
含义:与工对相对,对仗要求较为宽松。它不苛求词类和小类的严格对应,只要词性相同,在句式结构和节奏上大致相对即可。
示例:“世事浮云变,吾心落日催”,“世事”是偏正结构名词,“吾心”也是偏正结构名词;“浮云”是名词,“落日”是名词;“变”和“催”都是动词,整体对仗较为宽泛但仍符合基本要求。
借对
含义:分借音和借义两种。借音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一个词的读音与另一个词相对;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巧妙转换,使一个词在联中临时具有与另一词相对的意义。
示例:
借音:“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与“苍”同音,这里“沧”字借“苍”(青色)的意思与“蓝”(蓝色)相对。
借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在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里借“寻常”表示数量的含义与“七十”相对,而“寻常”本身常用义为平常。
流水对
含义:又称串对,上下联在意义上不是对立的并列关系,而是有先后、因果、条件、假设等逻辑关系,两句连贯而下,如同流水顺势而下。
示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联提出想要达到“穷千里目”的目的,下联指出“更上一层楼”是实现该目的的方法,两者存在明显的逻辑先后顺序。
扇面对
含义:又称隔句对,即上联和下联不是一句对一句,而是先上联的第一句与下联的第一句相对,再上联的第二句与下联的第二句相对。
示例:上联“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下联与上联隔句相对,“缥缈巫山女”对“殷勤湘水曲”,“归来七八年”对“留在十三弦” 。
当句对
含义:也叫句中对,指在同一句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即一句之中前后词语相互对仗,然后上下联再整体相对。
示例:“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上联中“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寻寻觅觅”各自成对,下联中“莺莺燕燕”“花花叶叶”“暮暮朝朝”也各自成对,然后上下联整体对仗。
错综对
含义:为了避免呆板,上下联相对的词语,位置不对应,交错安排。通过改变常规的对仗位置,使对联在形式上更具变化和灵动性。
示例:“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正常对仗“六幅”应与“一段”相对,但此联中“六幅”与“巫山”位置交错,“湘江”与“一段”位置交错,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双声叠韵对
含义:利用汉语中双声词和叠韵词来构成对仗。双声词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叠韵词是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
示例:“崎岖对窈窕”,“崎岖”是双声词(声母都是q),“窈窕”是叠韵词(韵母都是ao) 。
回文对
含义:一种特殊的对仗形式,其特点是上下联顺读、倒读皆能成联,且意思完整,有的还可以反复循环阅读。
示例:“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上联顺读,下联倒读,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饶有趣味。
虚字对
含义:对联中专门用虚词(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来对仗。虚词对虽然不像实词对那样具体实在,但能起到调节语气、增强对联的节奏感和韵味的作用。
示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与”和“共”就是虚词相对,使句子在语气和节奏上更加和谐流畅 。
- 上一篇:公司年会干颖梦作文800字
- 下一篇:爱情沙雕小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