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思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涵如下:
概念阐释
物质基础:主要指社会的经济基础,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包含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如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比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观点体系 。
二者关系
物质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生根源: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产生的根源。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例如,随着私有制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护私有制和阶级统治,才逐渐产生了国家政权、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
性质塑造: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必然建立起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和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则会产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变革推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比如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封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逐渐被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