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必备
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安全保卫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岗位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保卫措施落到实处。
二、人员管理
(一)安保人员
安保人员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安全保卫业务和应急处置流程。
严格执行安保人员值班、巡逻制度,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串岗。值班期间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监控设备和周边环境,做好值班记录。
安保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明显标识,配备必要的安保器材,如对讲机、警棍、手电筒等,确保通讯畅通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期对安保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应急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员工
全体员工应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单位的安全保卫制度,积极配合安保工作。
员工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单位,如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如有特殊情况需携带,必须提前向安保部门报备并按规定存放。
员工应妥善保管个人财物,贵重物品请勿随意放置,离开办公区域时要关好门窗,确保财物安全。
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员工应及时向安保部门报告,并协助安保人员进行处理。
(三)外来人员
外来人员进入单位,须在门卫处进行登记,说明来访事由、会见对象,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经联系确认后,领取临时出入证,方可进入。
来访人员应在被访人员的陪同下在规定区域活动,不得擅自进入其他区域。如需参观特定区域,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并由专人陪同。
施工、送货等外来服务人员进入单位,需提前与相关部门联系,办理临时出入手续,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进行作业,作业结束后及时离开单位。
三、门禁管理
单位出入口应设置门禁系统,配备专人负责管理。门禁系统应具备刷卡、人脸识别等功能,确保人员出入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员工应妥善保管个人门禁卡,不得转借他人。如门禁卡丢失或损坏,应及时向安保部门挂失补办。
非工作时间,单位出入口原则上关闭,如有特殊情况需进出,须经安保人员核实身份并登记后方可放行。
严禁无关人员通过攀爬、翻越等方式进入单位,一经发现,安保人员应立即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巡逻制度
制定详细的巡逻路线和时间表,安保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定时巡逻,白天每[X]小时巡逻一次,夜间每[X]小时巡逻一次。
巡逻过程中,安保人员要认真检查单位内的门窗是否关闭、水电设施是否正常、有无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巡逻人员应配备对讲机,保持与安保值班室的通讯畅通。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对重点区域,如财务室、档案室、机房等,要加强巡逻频次和力度,确保安全。
五、监控与报警系统管理
单位应安装全覆盖的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无死角。监控设备应24小时不间断运行,存储期限不少于[X]天。
安保人员要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如发现监控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
安装报警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紧急报警等功能,并与公安机关报警中心联网。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测试,确保其可靠性。
安保人员在值班期间要密切关注监控画面和报警信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核实并处理。
六、消防安全管理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
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严禁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堆放杂物。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应完好有效。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消防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逃生技巧等。演练每[X]个月至少进行一次。
七、车辆管理
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停车场,并划分停车位。员工车辆应按规定停放,不得乱停乱放。
外来车辆进入单位,须在门卫处登记,经允许后按照指定路线行驶,停放在指定区域。
加强对停车场的管理,安保人员要定期巡逻,维护停车秩序,确保车辆安全。
严禁在单位内违规充电、加油等行为,防止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盗窃、抢劫、暴力袭击等各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
成立应急处置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事件处理结束后,要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损失,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九、奖惩制度
对在安全保卫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违反安全保卫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等处罚;因违反制度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安全保卫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
- 上一篇:参观感想作文(范文3篇)
- 下一篇:学生会学习部期末总结(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