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蜂猴简介图片
1、倭蜂猴图片

倭蜂猴:别名风猴_小蜂猴_小懒猴_小风猴,为灵长目、懒猴科、蜂猴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南半岛特有物种,分布范围狭窄,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野生于海拔500m以下原始森林、热带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竹林。1907年命名,共2个亚种。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蜂猴相似,性情温和,树栖夜行性,极少下地,其活动、觅食、交配、繁殖及眠休等均在树上。2012年统计,约有野生个体72000只,圈养有183只。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我国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体型最小的灵长动物,体型娇小、长相可爱,常遭非法猎捕,作为宠物贩卖,加上森林砍伐,栖息地的缩小和环境恶化,种群呈下降趋势。喜单独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多为攀爬式行进,不会跳跃,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
2、倭蜂猴简介
科目分类:灵长生存环境:雨林
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
性情分类:温和
最大体型:23cm
毛型长度:中长
寿命年限:12年
适宜温度:22℃±4℃
食物饲料:杂食
3、倭蜂猴详细资料
倭蜂猴形态特征 >体长20-23cm,重222-750g,个体间的体重差别较大。体型成圆筒状,体被毛细丝绒状,主要为棕橙或棕黄色,背脊中央常有棕褐色条纹,尾极短,通常隐藏于毛被之中。吻短,脸圆,头圆。眼大而圆,眼圈及周边毛发形成棕褐色环。鼻子、耳廓、手和足皮肤黑色,腹毛灰白色。四肢粗短,后肢稍微长于前肢,前肢上臂内侧具有毒腺,后足第2趾具钩状爪,其余各指(趾)均具扁平指甲。面部和颈肩部为橙棕色而无灰色,毛被柔软卷曲呈绵羊绒状。
倭蜂猴生活习性 >野生情况下,通常夜晚觅食。胳膊肘内侧的腺体能够分泌毒素,梳理毛发时,毒素会遍布皮毛。受到攻击时,会滚成一个球,将有毒的皮毛暴露在外。遇到捕食者追击时,也会滚成一个球从树上落下,从而逃避危险。有时也会采取牙咬的被动防御方式,来抵御敌害。
倭蜂猴饲养方法 >白天蜷缩成团隐蔽在高大乔木的树洞、枝叶繁茂的树冠附近或浓密枝条的枝叉上休息,黄昏后开始活动觅食。常出现在藤本缠绕的高大乔木的枝桠、稠密的灌木或竹林的顶端。杂食性,更倾向于食虫性,也会食用树胶。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蝗虫、蜚蠊等昆虫和鹌鹑等动物活体,也爱吃软甜多汁的水果,如巴蕉、香蕉、龙眼、荔枝等。通常只吃果肉,丢弃果皮。还食用少量的煮熟的米饭团、面粉团。寿命10年左右。
倭蜂猴雌雄分辨 > 倭蜂猴繁殖方式 >母猴怀孕期5-6个月,一年四季均能交配,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2仔。断奶期为9个月,雌性成熟期与此相当,雄性成熟期则为17-20个月。小猴出生后,眼睛就是睁开的,就能够抓住母蜂猴腹部的毛,不到一天就能够在树枝上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