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万两银子是多少人民币 清朝100两黄金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据我所知,在清朝,有1万两白银属于有钱人家,但算不上顶尖富 。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朝代,只有一个繁荣时期,即康乾盛世。现在看来,关于康乾盛世的争议很大。据《清史通稿》等清代史料记载,康乾盛世十分辉煌,人民安居乐业。然而,在传教士的材料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如今,关于康乾盛世的争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一些关于康乾盛世的书籍。在清朝鼎盛时期,人们没有衣食无忧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在清史稿中没有记载,但在传教士的书里却有记载。康乾盛世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康乾盛世的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绝对不如清史草案记载的那样好。在清朝,人们花的钱叫做银子。那时候,一万两银子是什么级别的?在康乾盛世的记载中,家家都很富裕。
这样看来,康熙、乾隆两朝的繁荣大概是虚幻的。如果说白银的购买力是多少,那要看当时白银的购买力。白银的购买力和当时的价格水平是最好的标准。当时,清代白银的价格和购买力如何?清初,物资短缺。
这个时候的价格是多少?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米为例,清代大米的单位是“和、生、豆、石”,同时采用十进制。清初物资紧缺,当时的物价肯定比较高。”《荣成纪文》记载,顺治年间大米价格为“每桶3元,每桶1元3分钱”
康熙时期,清朝逐渐稳定下来,米价开始变得便宜。在古代没有技术援助的情况下,稻谷绝对是好收成。如果一个王朝的耕地出现问题,那么这个王朝一定会动摇,甚至出现农民起义。明末的李自成就是一个例子。
当时明朝没有粮食,后来国库空了,农民起义就出现了。康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大米价格是决定历代王朝稳定的一个因素。不过,一旦粮仓出现饥荒,肯定会有粮仓涨价。
到了康熙三十五年,米价降到了每石2元。与清初相比,这样的价格已经大大降低。正是在这一年,清朝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次年米价再次上涨。清朝决定从近代泰国进口大米,以保证粮食来源。
随着泰国大米的出现,清代大米的价格逐渐下降。每石大米最高的一、二、九、八元,一石米约150斤。所以一万两银子的购买力不难推断。但到了乾隆年间,清代的米价逐渐上涨,而顺治、康熙一带则没有价格。
乾隆年间,物价不断上涨。据记载,到了19世纪,米价涨到两两银子一石。是顺治和康熙的两倍。到了清朝末年,万两饭成了家常便饭的问题。看历史书上的记载。
《庚子纪时》记载,每石米达到十二两银子。清末,一万两银子连一个家都养不起。除了买米,还有衣食住行的必需品。每一笔开支都需要银子。
这可以根据清代官员的薪水来估算。清朝时,一等官员的工资只有一百八十两银子。这样,一万两银子一定是天文数字。第二,在总督级别的官员中,他们的收入将非常高。一般来说,一年能卖到15000两银子。这样一来,在清代,一万两银子并不属于上流社会,但他们绝对是有钱人家。清朝的金银是一两黄金换八两白银,不能以现在的白银去看待过去的白银的价格,实际上清朝的一两白银实际的购买力非常大,而且在不同的地区购买力各不相同,整体上和现在比较的话没有具体的依据做实际的对比。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一两白银约值170元左右。
在清朝富裕的象征是白银,在现在的中国富裕的象征是人民币,虽然物质不一样,但是都需要人们的努力奋斗才能积累到很多的财富,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
在清代拥有10000两白银的家庭虽然不是顶级富豪家庭,但也是许多富裕人家可望而不可即的。
白银自古以来就是贵重金属,由于白银的数量比黄金更多而且便于储存,所以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重要储备财物,对接金价、绢价、房价等等。
从宋朝开始,朝廷已经发行纸币。
不过,纸币的价值与当时的银价有关。如果银价下跌,那么纸币也随之而贬值,所以无论民间还是官员,都喜欢“硬通货”白银而嫌弃“有名无实”的纸币。《明史》记载:“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纸币)”。
到了清朝时期,拥有一万两白银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千万富翁的身价。清朝初期(顺治),白银1两就等于1000文铜钱,而白银10000两就等于1000万文铜钱。
清朝中期(嘉庆),白银1两等于1200文铜钱,而白银1000两就等于1200万文铜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除了有通化膨胀的因素以外,还有当时的战争减少、国家趋于安定等因素。在清朝很长一段时期内,米价的波动范围是8文钱/斤至16文/斤。
如果一个普通人每月只吃20斤大米,那么一年才花费1920文铜钱至3840文铜钱的生活,也就是1.92两银子至3.2两银子左右。
10000两白银在当时无疑是普通人一辈子都用不完的巨款,就算许多大地主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来10000两的现银,所以古装剧里皇帝动不动就赏赐白银万两其实是假的。
既然吃饱了饭,那么就该买地和置产业了,那么清代的房子价格昂贵吗?
清高宗乾隆初年间,有个人在天津买了一块土地,盖了一座有10间房子的四合院。这个人连买地带盖房,一共才花了180两银子。如果在清代有10000两白银,那么到全国各地四处购置豪宅基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还有几个例子也能够反映出清朝的一万两白银的价值的。
比如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大力支持左宗棠的晚清首富胡雪岩,胡雪岩的身价财产最多时曾有约3000多万两白银,当然其中不全是现银,只是折算价值。这就好比,你的财富是全国首富的3000万分之一。好家伙,放在今天至少也有数千万之多的身价吧。
- 上一篇:国内空姐招聘条件 空姐招聘条件
- 下一篇:路飞打败明哥是第几集 路飞打败明哥是多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