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浆和献血有什么区别 献血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么
献血浆和献血有什么区别
1、献血就是献全血,就是通过献血针做静脉穿刺,把献血者的全血经过静脉收集到献血袋中,然后供给临床应用。
2、献血浆就是通过专用的血浆分离机,把人体中的血浆分离出来,同时把血液当中各种血细胞收集起来以后,再回输给献血者体内的过程。
3、所以献血和献血浆的成分是不同的,献血献的是全血,里面有血浆,还有各种血细胞,而献血浆献出的只是血浆,血细胞又回输到献血者体内。
4、一般要求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献血一次,而献血浆2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再次进行。
由于献血浆不像献血是可以在献血屋或流动采血车上完成的,必须到固定血浆站完成体检后在站内献浆,采浆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以上,会产生车费和误工等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给予适当的误工补偿。每一个单采血浆站都是这样操作的,包括美国德国都是这样操作的,为的就是适当鼓励公民去献血浆。
基本信息
献血浆不等于献血。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
而献血浆是利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经离心机分离,采集人体血液中的血浆部分,而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回输给献血浆本人。献浆不会影响健康。有人担心献浆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相关知识
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一次献血浆600克(含抗凝剂)是不会影响血液正常生理功能的。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献浆后1~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
只要身体健康,适量献血没有什么危害的。因为献血时规定,一次为2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5%,健康人一次失血10%以下极少引起症状。
献血的好处是:从新陈代谢来看:同任何生物一样,人的血液是不断新陈代谢的,一般每四个月红细胞要更新一次,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红细胞,有利于健康。不仅如此,献血者也是为社会奉献爱心的暖心举动。
1998年10月1日我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20年来,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
扩展资料:
一、可献血人群:
男18-55周岁,体重在_50公斤,女18-55周岁,体重在_45公斤,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
患有传染性肝炎、结核、梅毒、艾滋病及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禁止献血。此外,对于血液安全存在高危险行为的,如性滥者、同性恋者、嗜毒品者不宜献血。
二、献血前要注意:
1、一定要休息好,献血前一晚不要熬夜。
2、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同时在献血前1天~2天内不要饮酒。
3、要注意补充水分,献血前最好喝两杯糖水,但不要喝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