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小知识 > 生活百科 > 详情

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nitrogen-free extract,NFE)是饲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饲料常规分析中采用计算法得出的一项指标,通常表示饲料中易被动物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1. 组成成分 主要由易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和多糖(如淀粉)等。

此外,还可能含有部分木质素、有机酸、单宁和色素等物质,但这些非糖类物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例如,在谷物籽实类饲料(如玉米、小麦)中,无氮浸出物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含量较高,是这类饲料能量的重要来源。

2. 测定方法 由于无氮浸出物并非直接测定得出,而是通过计算获得。

其计算公式为:无氮浸出物(%)=100% - 水分(%)- 粗灰分(%)-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首先,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方法分别测定饲料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然后代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无氮浸出物的含量。

3. 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复制代码 - **供能**:无氮浸出物是动物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当动物摄入饲料后,其中的无氮浸出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酶逐步分解为单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通过有氧氧化等过程释放能量,满足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体温调节等)和生产活动(如生长、繁殖、泌乳、产蛋等)的能量需求。

例如,对于生长育肥猪来说,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提供的能量能够支持其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 **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适量的无氮浸出物有助于动物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它可以为肠道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发酵底物,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相反,如果饲料中无氮浸出物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 不同饲料原料中的含量差异 不同种类的饲料原料,其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谷实类饲料(如玉米、高粱、大麦等)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可达60% - 80%;糠麸类饲料(如小麦麸、米糠)含量次之,约为40% - 60%;块根块茎类饲料(如甘薯、马铃薯)因水分含量高,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含量也较高,可达70% - 85% ;而青绿饲料和粗饲料(如干草、秸秆)中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对较低 。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