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间人物论,名词解释定义是?
“中间人物论”是文艺理论领域的一种观点,由邵荃麟在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上提出。
这一理论主张在文学作品塑造人物时,更多关注处于先进与落后之间的“中间人物”。
邵荃麟认为,现实生活里大量存在的既非完美无缺的英雄,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反面角色的普通人,这些“中间人物”更贴近广大民众的真实状态,有着丰富复杂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创作者刻画“中间人物”,能够更细腻、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展现普通大众在时代变革中的思想波动、矛盾挣扎以及成长历程 。
不过在特定历史时期,“中间人物论”曾遭到错误批判,被视为修正主义文艺思想;但随着对文艺创作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对于拓展文学创作视野、丰富人物画廊的价值逐渐得到重新审视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