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程工业?流程工业自动化有哪些特点?
流程工业的定义 流程工业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连续或间歇过程,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工业领域。
它涵盖了众多行业,包括石油化工、电力、冶金、造纸、食品加工、制药等。
这些行业通常处理大量的流体(气体、液体)或粉粒体物料,按照预定的工艺流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实现物质形态、成分或性质的转变,最终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流程工业自动化的特点 生产过程连续性强 流程工业生产往往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一旦启动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物料在管道、反应釜等设备中持续流动和反应。
例如在石油化工的炼油过程中,原油从进入蒸馏塔开始,经过分馏、催化裂化等多个连续的工艺步骤,最终生产出汽油、柴油等产品,整个过程不能轻易中断,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工艺复杂且关联度高 流程工业涉及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工艺参数要求,如温度、压力、流量、酸碱度等。
这些参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以钢铁生产为例,炼铁过程中高炉的温度、炉内压力以及矿石、焦炭的进料流量等参数,直接影响铁水的质量和产量;而炼钢环节又依赖于铁水的质量,同时需要精确控制氧气吹入量、合金添加量等参数,才能生产出合格的钢材。
数据量大且实时性要求高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物料特性等。
这些数据必须及时处理和分析,以便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决策,调整生产过程。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通过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如果温度突然升高超过设定值,系统需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要求高 由于生产连续性的特点,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生产流程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采用冗余设计、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等手段,确保系统在部分组件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
例如,关键设备通常配备备用电源和控制系统,以便在主设备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维持生产的连续性。
综合自动化程度高 流程工业自动化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还包括生产计划调度、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综合自动化。
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生产执行系统(MES)和过程控制系统(PCS)等不同层次系统的集成,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协同优化。
例如,ERP系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MES系统将生产计划分解为具体的生产任务并下达给PCS,PCS负责实时控制生产设备,同时将生产数据反馈给MES和ERP系统,实现信息的闭环流动和企业整体运营的高效管理。
安全性和环保要求严格 流程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环保监测功能。
例如,安装气体泄漏检测装置、紧急停车系统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测排放物的成分和浓度,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