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级生产力,名词解释定义是?
初级生产力是指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太阳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并积累有机物质的能力或速率 。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更深入理解初级生产力: 生产者主体: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如森林中的树木、草原上的草本植物、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等,它们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此外,还有一些化能合成细菌,它们能利用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
衡量指标:通常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陆地生态系统)或单位体积(水域生态系统)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干重,或固定的能量值来表示,常见单位有克干物质/平方米·年 、千卡/平方米·年等。
重要意义:初级生产力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它决定了生态系统中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和物质的总量。
较高的初级生产力能够支持更多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初级生产力差异很大,热带雨林、河口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较高,而沙漠、冻原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较低。
- 上一篇:什么是分层控制,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五月流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