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模体(motif),名词解释定义是?
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模体(motif)”有不同含义: 生物学领域 蛋白质结构模体:指蛋白质分子中,由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β-折叠等)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特定几何排列的局部空间结构模式。
这些模体通常具有一定的功能或结构特征,比如锌指模体,它含有一个锌离子,周围环绕特定氨基酸残基,常参与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亮氨酸拉链模体,由多个亮氨酸残基周期性排列形成,两条含有该模体的多肽链可通过亮氨酸之间的疏水作用形成二聚体,进而结合DNA调控基因表达 。
核酸序列模体:是核酸(DNA或RNA)序列中,短的、具有保守性的核苷酸序列模式。
它们往往与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相关联,例如启动子区域中的TATA盒模体,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对于基因转录起始至关重要;还有一些模体参与mRNA的剪接、翻译起始等过程。
生物信息学领域 模体是在一组生物序列(如蛋白质序列或核酸序列)中发现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短序列模式。
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数据分析,可以识别这些模体,有助于理解序列的功能、进化关系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例如在比较多个物种的同源蛋白质序列时,找出其中保守的模体,能推断这些蛋白质在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功能区域以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艺术和设计领域 模体指在图案、装饰、建筑等设计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基本元素或单元。
这些模体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植物图案(如花朵、叶子)、动物形象或抽象的线条组合等。
它们通过重复、变形、组合等方式构成复杂多样的图案和装饰效果,传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或设计意图。
比如在伊斯兰艺术中,常出现各种精美的几何图案模体,通过巧妙组合形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装饰画面;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蝙蝠、如意等吉祥图案模体频繁出现,寓意着幸福、吉祥 。
文学领域 模体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意象、情节片段或人物类型等元素。
这些元素有助于构建作品的整体意义和风格,强化作品的主题表达和情感氛围营造。
例如在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追寻”模体常常出现,主人公踏上寻找自我、真理或宝藏的旅程,反映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又如“死亡与重生”模体,通过描写人物的死亡和复活情节,探讨生命的循环、救赎和精神的升华等主题 。
- 上一篇:老虎的弟弟是谁?
- 下一篇:获得性需要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