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岛文学”,名词解释定义是?
“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存在于上海租界(当时英、美、法等国控制区域,四面被日军侵占包围,形同“孤岛”)的文学活动 。
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特点: 强烈的战斗性:作家们身处特殊环境,利用租界相对独立的空间,以文学作品为武器,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进行抗日宣传,揭露侵略者和汉奸的丑恶行径,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争精神。
形式多样:包括杂文、戏剧、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
其中,杂文创作尤为活跃,像柯灵主编的《世纪风》副刊,发表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杂文;戏剧方面,“孤岛”剧坛十分繁荣,于伶等剧作家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剧本,通过舞台演出激发群众的民族意识 。
代表作家有阿英、于伶、柯灵等。
“孤岛文学”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文学的战斗使命,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留下了独特且宝贵的篇章,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鼓舞人心、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 上一篇:AFN的含义是什么
- 下一篇:罪孽深重什么意思?罪孽深重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