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年黄河第三次重大改道形成()两条河道。
1048年黄河第三次重大改道形成北流和东流两条河道。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 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昌湖集)决口 ,河水改道北流,经今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南宫 、枣强、武邑、献县等地,至青县汇入御河(今南运河),经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形成一条新的河道,称为“北流” 。
嘉祐五年(1060 年),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下游经冀、鲁之间,在今山东无棣县入海,称“东流” 。
自此黄河形成北流、东流并存的局面 。
- 上一篇:什么是粗糖(原糖),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紧实度,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