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试人员在实施测验(测量)过程中应做些什么?
主试人员在实施测验(测量)过程中需要做好多方面工作,以确保测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具体如下: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测验内容:深入了解测验的目的、内容结构、题目类型、评分标准等。
只有主试人员自身对测验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向被试说明测验要求,并在测验过程中做出正确判断。
例如,对于一场专业技能测验,主试要熟知各项技能的考核要点和评分细则。
准备测验材料:提前准备好测验所需的一切材料,如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文具、计时工具、相关仪器设备等,并确保材料数量充足、质量完好。
比如在计算机考试中,要提前检查电脑是否能正常运行,软件是否安装到位。
安排测验场地:选择合适的测验场地,保证场地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没有外界干扰因素。
合理布置座位,确保被试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相互干扰。
例如高考考场,要提前清理考场杂物,调整好空调温度,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培训相关人员(如有需要):如果测验过程中有协助人员,如监考员、计分员等,主试人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掌握测验流程和注意事项。
测验开始阶段 组织被试入场:按照预定时间,有序组织被试进入测验场地,核对被试身份信息,确保参加测验的人员与报名信息一致,防止替考等违规行为。
例如在驾照考试中,严格核实考生身份,杜绝作弊现象。
宣布测验规则和要求:向被试清晰、准确地说明测验的规则、作答方式、时间限制、特殊情况处理方法等。
例如,告知被试如何填写答题卡、能否使用计算器、中途能否离开考场等信息,让被试清楚了解测验流程和规范。
解答被试疑问:在被试对测验规则或题目有疑问时,主试人员要耐心、简洁地给予解答,确保被试理解清楚后再开始测验。
但解答内容应仅限于对规则和题意的解释,不能涉及答案提示。
测验进行阶段 监控测验过程:密切观察被试的作答情况,防止出现作弊、违规行为,如交头接耳、偷看他人答案、使用违规工具等。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按照既定规则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情况。
例如在公务员考试中,监考人员要时刻留意考场动态,维护考试秩序。
维持测验秩序:保持测验场地的安静和秩序,提醒被试注意时间进度,确保测验在规定时间内顺利进行。
当出现外界干扰因素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比如在英语听力考试中,如果出现播放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主试要迅速协调解决,保障考试正常进行。
记录特殊情况:记录测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如被试身体不适、设备故障、题目印刷错误等,以便后续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例如,若有考生在考试中突发疾病,主试要记录发病时间、症状及处理方式等信息。
测验结束阶段 宣布测验结束:到达规定的测验时间,主试人员要及时宣布测验结束,要求被试停止作答,并按照指令有序交卷。
回收测验材料:认真回收所有测验材料,包括试卷、答题纸、答题卡等,确保材料数量准确无误,防止遗漏或丢失。
例如在大型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要仔细清点试卷份数,密封好试卷袋。
对测验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可选):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本次测验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如强调某些规则的重要性、对被试的表现表示感谢等,但不要透露关于测验结果的任何信息。
- 上一篇:什么是竞争环境,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生长型,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