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徐州相王”,名词解释定义是?
“徐州相王”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以下为其名词解释: 定义: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
背景:战国中期,魏国在经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国力衰退,霸权受到严重削弱。
而齐国在齐威王的治理下,通过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加强军事等措施,国力强盛,成为东方强国。
此时的各国局势发生变化,魏国为了缓解来自齐国等国的压力,改善自身不利处境,主动与齐国修好。
意义: “徐州相王”打破了以往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只能称“公”“侯”等爵位的旧秩序,标志着战国时期诸侯称王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确认,周天子的权威更加衰落,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由此更加激烈,开启了战国时代列强并立、互相争雄称霸的新局面,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
- 上一篇:成羽町美术馆属于巨大尺度空间。
- 下一篇:什么是卢德运动,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