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茬,名词解释定义是?
平茬是一个在农业、林业等领域常用的术语,主要有以下含义: 概念:平茬是指在树木或农作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将植株地上部分贴近地面处全部割除的一种栽培管理措施 。
目的: 促进生长:对于一些萌蘖能力强的植物,平茬后可以刺激根部重新萌发新枝,使植株生长更加旺盛。
例如,杞柳平茬后能长出更多更健壮的枝条,有利于提高柳条的产量和质量,用于编织等工艺。
更新复壮:多年生植物随着生长年限增加,可能会出现生长势减弱、病虫害增多等问题。
通过平茬,去除衰老、受损或染病的地上部分,促使植物重新生长,恢复生机与活力,延长其经济寿命。
像一些果树在特定情况下平茬,可改善树体营养分配,培育出更健康的新树冠。
控制高度和形状:在园林景观中,为了保持植物特定的高度、形状,满足观赏需求,常采用平茬措施。
比如对一些绿篱植物定期平茬,使其保持整齐美观的外形。
便于管理和收获:某些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平茬后,方便统一进行田间管理,如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操作;同时,对于一些以地上部分为收获对象的植物,平茬收获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