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潭柘寺tánzhasì,名词解释定义是?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 ,是一座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以下从多个角度为你介绍它: 历史渊源: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初名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经多次改名和修建,如金代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 - 1149年),改名大万寿寺;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皇帝亲赐寺额“岫云寺”,但民间一直称其为潭柘寺。
建筑风格: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规整严谨。
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特点与佛教寺庙的庄严神圣。
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毗卢阁等,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层次分明。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文化内涵:潭柘寺在中国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是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寺内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如辽代的石幢、金代的墓塔、明代的铜佛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资料。
此外,潭柘寺还蕴含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为这座古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自然景观:潭柘寺周边群山环抱,峰峦叠嶂,绿树成荫,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山上植被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清凉宜人,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
寺内还有千年银杏、帝王树等古树名木,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与古老的寺庙建筑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山水画卷。
- 上一篇:大言不惭什么意思?大言不惭怎么读?
- 下一篇:杳无音信什么意思?杳无音信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