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东南互保”,名词解释定义是?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南方部分督抚与西方列强达成的一种特殊协议与合作局面,旨在维护东南地区的稳定,避免卷入北方的战乱冲突。
以下为详细介绍: 背景: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蓬勃发展,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引发列强强烈反应,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内部对义和团态度摇摆不定,局势混乱。
而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是当时中国重要的财税来源地和对外通商口岸集中区域,当地督抚深知一旦卷入战争,东南地区将遭受巨大破坏。
过程:在这种形势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大员,与上海道台余联沅及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
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表示支持并加入相关行动。
影响: “东南互保”在一定程度上使东南地区避免了战火的直接波及,维持了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护了当地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为日后东南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和近代化进程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从另一方面看,“东南互保”反映了晚清中央政府权威的下降,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
地方大员自行与列强签订协议,违背了清政府向列强宣战的命令,显示出地方与中央在决策上的分歧和权力的博弈。
- 上一篇:亏心短行什么意思?亏心短行怎么读?
- 下一篇:灭虢取虞什么意思?灭虢取虞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