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费者均衡,名词解释定义是?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
以下从不同角度为你详细阐释: 核心内涵: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在预算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总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商品购买组合状态。
此时,消费者不会再改变自己的购买决策,因为任何调整都无法让其获得更高的满足感。
实现条件:消费者实现均衡需满足特定条件。
假设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X和Y,其均衡条件为:M U X / P X = M U Y / P Y = λ MUX/PX = MUY/PY = λMUX/PX=MUY/PY=λ 。
其中,M U X MUXMUX和M U Y MUYMUY分别表示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效用,P X PXPX 和 P Y PYPY分别是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λ λλ 是货币的边际效用。
该公式意味着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并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通俗来讲,就是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时,使得每一单位货币无论用于购买哪种商品,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都相同。
举例说明:假如消费者手中有一定金额的预算,市场上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
苹果单价为5元,香蕉单价为3元。
若消费者购买苹果获得的边际效用为10,购买香蕉获得的边际效用为6,此时M U X / P X = 10 ÷ 5 = 2 MUX/PX = 10÷5 = 2MUX/PX=10÷5=2,M U Y / P Y = 6 ÷ 3 = 2 MUY/PY = 6÷3 = 2MUY/PY=6÷3=2,满足消费者均衡条件。
这表明消费者当前购买苹果和香蕉的数量组合,能让其在有限预算内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如果两者不相等,比如M U X / P X > M U Y / P Y MUX/PX > MUY/PYMUX/PX>MUY/PY,消费者会觉得花同样的钱买苹果更“划算”,就会增加苹果购买量,减少香蕉购买量。
随着苹果购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会递减;香蕉购买量减少,其边际效用会递增,直至再次达到均衡条件 。
- 上一篇:活跃期停滞指
- 下一篇:什么是文献通考,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