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古要论,名词解释定义是?
《格古要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文物鉴赏专著 ,以下为其详细名词解释: 定义概述:《格古要论》是一部综合性的文物鉴定著作,涵盖了诸多门类的古玩杂项,对各类古物的产地、制作工艺、真伪辨别、品质优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文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及成书年代:该书由明代曹昭撰写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 年)。
曹昭字明仲,号格古生,松江人,出身于收藏世家,自幼对古玩器物耳濡目染,具备深厚的文物鉴赏知识和丰富经验。
内容架构:全书共三卷,分为十三门,包括古铜器、书画、琴、砚、瓷器、漆器、金银器、玉器、文房四宝等各类文物。
每一门类下又细分若干条目,对各种古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
例如在“古铜器”门中,介绍了鼎、彝、尊、罍等不同类型青铜器的形制特点、历史渊源及鉴别方法;在“瓷器”门里,对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宋代名窑瓷器的产地、特征、烧制工艺等方面都有详细记载。
价值影响:《格古要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总结了前人的文物鉴赏经验,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文物鉴定体系,为后世文物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书中所记录的大量古代工艺技术和文化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问世以来,该书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奉为圭臬,辗转传抄、翻刻,衍生出多个版本,对中国古代文物鉴赏和收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 上一篇:什么是相对丰度,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文化濡化,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