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死亡数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围产儿死亡率?
围产儿死亡数的定义 围产儿死亡数指的是在围产期内死亡的胎儿及新生儿数量 。
围产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特定时期,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关于围产期的定义,我国普遍采用的围产期定义为:从妊娠满28周(此时胎儿体重一般≥1000g或身长≥35cm )至产后1周。
围产儿死亡数包含在此期间内死胎(妊娠28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死产(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出生时无心跳、呼吸等生命征象)以及出生后7天内新生儿死亡的总数。
围产儿死亡率的计算方法 围产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数/同期活产数 + 死胎数 + 死产数)×1000‰ 公式说明: “围产儿死亡数”即上述定义中在围产期内死亡的胎儿及新生儿总数。
“同期活产数”指同一时期内妊娠满28周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四种生命现象之一的新生儿数。
“死胎数”是妊娠满28周后在子宫内死亡的胎儿数量。
“死产数”为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的数量。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孕期保健质量以及新生儿救治能力的重要指标,较低的围产儿死亡率通常反映该地区在保障母婴健康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