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悲则气消,名词解释定义是?
“悲则气消”是中医术语,源自《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原文记载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
它指过度的悲伤、忧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体肺气耗伤或宣降失常。
具体来说,当人处于悲伤状态时,往往呼吸急促,心肺活动受到影响,致使上焦气机不畅,营卫之气不能正常运行和散布,郁而化热,进而消耗人体正气,出现气短乏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
例如,有些人在经历重大的悲痛事件后,会明显感到身体虚弱、呼吸不畅、容易疲劳等,这就是“悲则气消”在现实中的体现。
- 上一篇:什么是高站台,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脚手架一步架高度,一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