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血同源,名词解释定义是?
精血同源,又称“肝肾同源”,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肝和肾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内涵如下: 精与血的相互滋生:肾藏精,肝藏血。
肾中所藏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
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为血液生成提供物质基础;而肝主藏血,贮藏于肝脏的血液又可以滋养肾精,使肾精不断得到补充 ,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
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肝和肾的功能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脾胃运化;肾主封藏,潜藏相火,主持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有助于肾的封藏功能正常发挥;肾中精气充足,也能涵养肝木,使肝的疏泄功能维持在正常状态。
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由于精血同源,在病理情况下,肝和肾常相互影响。
若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等症状;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虚,出现耳鸣耳聋、性功能减退等表现。
此外,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等病症,也常常是肝肾两脏同时受累 。
精血同源理论强调了肝和肾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紧密联系,对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保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上一篇:下列属于指令性公文的文种是()。
- 下一篇:什么是年轮,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