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山三器,名词解释定义是?
中山三器是指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出土的三件极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分别是中山王鼎、夔龙纹方壶、圆壶(又称“嗣子壶”),因皆刻有长篇铭文而闻名,在研究中山国历史文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以下为详细介绍: 中山王鼎:是中山三器中最大的一件,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件铜器铭文。
它通高51.5厘米,最大腹径65.8厘米,重达60.4公斤 。
该鼎造型独特,有盖,盖上有三个环形钮,二直耳外撇,蹄形足。
腹部刻有铭文469字,铭文主要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以及中山王对嗣子的告诫等内容。
夔龙纹方壶:通高62厘米,腹径35.4厘米,重23.5公斤。
壶身呈方形,直口,斜肩,圈足,两侧有一对兽面衔环耳。
壶体四面均装饰有夔龙纹,纹饰精美华丽。
壶上刻有铭文450字,内容与中山王鼎铭文相互呼应,进一步阐述了中山国的政治理念、伐燕的正义性等,同时也表达了对周天子权威的尊崇。
圆壶(嗣子壶):通高44.5厘米,腹径29厘米,重11.6公斤。
有盖,盖上有四个鸟形钮,腹部有两个铺首衔环。
此壶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铭文是由嗣子撰写,主要表达了嗣子对先王的哀悼之情,以及自己继承王位的决心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铭文共204字。
中山三器所承载的铭文,为后人了解中山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文字资料,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战国时期中山国历史的认识。
此外,从艺术角度看,它们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 。
- 上一篇:刻印外销(打一成语)
- 下一篇:CPL是什么指令?A.取反B.清0C.置1D.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