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梢蛇和乌梢蛇的区别
黄梢蛇是乌梢蛇的一种地方俗称,所以它们本质上是同一种蛇,不存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物种区别。
不过,在不同地区人们口中,有时可能会将某些特征差异作为区分“黄梢蛇”与“乌梢蛇”的依据,但这并非科学分类标准,而是民间认知差异: 外观:通常所说的乌梢蛇,背面呈绿色或绿黄色,两侧黑线纵纹直达尾尖,腹面前段白黄色或浅黄色;被部分人称为 “黄梢蛇” 的个体,可能颜色偏黄,尤其是身体后半段或尾部呈现明显黄色调 ,斑纹样式和分布与常见乌梢蛇无本质区别,但颜色表现上的差异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不同蛇类。
分布区域:乌梢蛇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中部、南部以及西南地区,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国外见于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所谓“黄梢蛇”并没有独立特定分布区域,在乌梢蛇整体分布范围内,因各地环境差异,可能在局部区域相对较多出现颜色偏黄个体,导致当地有“黄梢蛇”说法 。
生活习性:二者生活习性基本一致。
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海拔900 - 2600米潮湿环境,像山地、农田、河边、林地边缘等。
属于日行性蛇类,以蛙类、鼠类、鸟类、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性格相对温顺,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遇到威胁时会快速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