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课堂笔记。
《纪念白求恩》课堂笔记
一、文章背景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大夫而作。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以身殉职。毛泽东同志写下此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高尚品质。
二、生字词
- 生字
- 冀(jì):河北省的别称。
- 殉(xùn):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生命;牺牲。
- 隘(ài):狭窄。文中“狭隘”指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 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 鄙(bǐ):粗俗;低下。“鄙薄”意思是轻视,看不起。
- 晋(jìn):山西省的别称。
- 词语
- 派遣(pài qiǎn):(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 热忱(rè chén):热情。忱,情意。
- 纯粹(chún cuì):不掺杂别的成分的。
-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精,完美,好;益,更加。
-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迁,变动。
三、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段落层次
全文共四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 开篇点明白求恩的身份——“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强调他不顾个人安危,跨越国界援助中国抗战的事迹。
- 指出“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明确提出白求恩的精神核心是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并发出学习号召。
- 通过对比“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突出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 第二部分(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先概括叙述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的具体表现。
- 运用对比手法,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进行对比,“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更加鲜明地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侧面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
- 第三部分(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指出“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将“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与白求恩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对技术的重视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 第四部分(第4段):表达对白求恩的悼念之情,再次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
- 开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简述与白求恩的交往。
-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直接抒发悲痛之情。
- 最后总结全文,“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激励人们做一个品德高尚、对人民有益的人。
写作特点
- 夹叙夹议:本文在叙述白求恩的事迹时,穿插着精当的议论。如在叙述白求恩的国际主义行动后,紧接着议论“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使读者在了解事迹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其精神实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对比手法:多处运用对比,如将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对比;把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与“不少的人”的冷冷清清、漠不关心对比;将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的高尚品质,也批评了不良现象,使白求恩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
- 语言特色: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价值等多个角度,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句式整齐,气势磅礴,富有号召力。
四、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的叙述,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深切悼念之情,同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课后思考
- 在当今社会,白求恩精神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 文中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请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谈谈这种手法在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