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假错案的经典案例张氏叔侄
张氏叔侄案是一起典型的冤错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下为详细介绍:
案件背景
2003年5月18日晚,张辉、张高平叔侄二人驾驶货车从安徽歙县前往上海,途中搭载了一名要去杭州打工的17岁女孩王某。次日凌晨,王某的尸体在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营附近的水沟里被发现,尸体检验报告显示,王某系被他人强奸并扼颈致死。
错误侦查与审判过程
有罪推定与刑讯逼供质疑:警方锁定张氏叔侄有重大作案嫌疑。在侦查过程中,张氏叔侄称遭到了刑讯逼供,被迫作出有罪供述,但这一说法未得到当时司法机关的重视。警方依据他们的口供以及一些间接证据,认定张辉、张高平实施了犯罪行为。
一审判决: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张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
二审维持原判:张氏叔侄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04年10月1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后,张氏叔侄不断申诉,坚称自己无罪。
案件转机
线索出现:2011年,公安机关在核查命案积案时,通过DNA比对发现,该起案件的DNA与之前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勾海峰高度吻合。勾海峰曾在2002年因强奸杀害一名女乘客被判处死刑,其作案手段与张氏叔侄案极为相似。这一线索为张氏叔侄案的再审提供了关键契机。
启动再审:2012年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就张氏叔侄案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对该案予以再审。2013年3月20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本案进行再审。
再审结果与后续影响
宣告无罪:2013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张氏叔侄案再审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张氏叔侄在蒙冤近十年后终获清白。
国家赔偿:2013年5月,张氏叔侄分别获得国家赔偿110余万元。
反思与制度完善:这起冤错案引发了全社会对司法公正的深刻反思。司法机关以此为鉴,进一步完善了刑事诉讼制度,强调证据裁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致力于防止类似冤错案件再次发生,推动司法体制不断改革和进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 上一篇: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600字
- 下一篇:清明前夜打一字
- 相关文章
- · 张氏穴位图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