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与致仕的区别
“乞骸骨”与“致仕”在古代都与官员离职相关,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语义侧重点
乞骸骨:重点在于“乞”,即请求。“乞骸骨”意思是官员自请退职,希望使骸骨归葬故乡 ,强调官员主动向朝廷提出退休请求,带有一种希望回归故乡、安享晚年的强烈意愿。通常是因为官员年纪较大,身体状况不佳,或是出于对故乡的眷恋等个人原因。
致仕:侧重于“致”,有归还、交还的含义。“致仕”指的是官员将官职交还给朝廷,一般是达到一定年龄或任职期限,按照规定正常退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安排 。
情感色彩与主动性程度
乞骸骨:主动性更强,往往是官员出于自身主观意愿,积极向朝廷提出退休申请,情感上可能更急切地想要离开官场,回到家乡。
致仕:相对较为平和、常规,是遵循既定制度的一种行为,情感色彩相对较淡,更多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序。
历史文献中的应用示例
乞骸骨:《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这里赵充国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就是“乞骸骨”,体现他个人希望回归故里的诉求。
致仕:《新唐书·白居易传》:“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表明白居易是按照当时的制度,到一定阶段以刑部尚书的身份正常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