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课文笔记
《邓稼先》笔记
一、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邓稼先有着深厚的友谊。
二、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历史背景(第一部分)
通过列举中国一百年间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家邓稼先,点明他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突出他的贡献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
(二)人物对比(第二部分)
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对比。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忠厚平实、有胆有识、身先士卒。通过对比,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三)生平经历与贡献(第三部分)
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投身于艰苦的核武器研究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为国家国防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四)友情见证(第四部分)
讲述作者与邓稼先交往中的一件事,作者因美国谣言而向邓稼先求证,邓稼先迅速且明确地回复,展现出他的严谨认真以及对国家机密的高度负责,也体现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五)工作精神与态度(第五部分)
着重描写邓稼先在戈壁滩上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核试验。突出他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忠厚平实、有胆有识、身先士卒的精神。
(六)总体评价(第六部分)
总结全文,高度赞扬邓稼先的一生是有胆有识、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表达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三、邓稼先人物形象
忠厚平实、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他不仅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还总是冲在最前面,不顾个人安危。如在核试验现场,他总是亲临第一线,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令人钦佩。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形成鲜明对比,他为人忠厚平实,从不张扬,默默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决然地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投身于核武器研究,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巨大的科研压力,他始终坚守岗位,为了实现国家的核武器梦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写作特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使读者对邓稼先有更深刻的印象。
选材典型:作者通过选取邓稼先生平中一些典型事例,如回国投身科研、在艰苦环境下工作、亲自参与核试验等,生动地展现了他的伟大形象和卓越贡献。
语言平实真挚:本文语言简洁平实,但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邓稼先深深的崇敬和赞扬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五、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邓稼先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的叙述,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歌颂了他忠厚平实、有胆有识、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挚友邓稼先的深切怀念。
- 上一篇:守得云开见月明全诗的意思
- 下一篇:抗拉强度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