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什么意思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格律、曲调、长短句格式等,就如同现在歌曲的固定旋律一样。以下为详细介绍:
来源
乐曲名称:许多词牌最初是特定的乐曲名字。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就有了词牌《菩萨蛮》 。又如《西江月》《清平乐》等,原本也都是唐教坊曲名。
摘取词中字句:部分词牌是从某首著名词作中摘取字句而来。像《忆秦娥》,因为李白那首有名的《忆秦娥·箫声咽》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所以得名。还有《如梦令》,原名《忆仙姿》,因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便改为《如梦令》。
人名、地名等:有的词牌来源于人名、地名等。比如《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色艺双全,深得唐玄宗喜爱,后人就取“念奴娇”为词牌名。《沁园春》中的“沁园”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有人以此为词牌。
作用
限定格式:每个词牌都有特定的格律要求,包括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以《沁园春》为例,一般是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作者创作词时必须按照这些规则来填写,这样才能符合相应词牌的规范。
奠定情感基调:不同的词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情感风格倾向。比如《满江红》,其节奏明快、激昂,通常适合表达慷慨激昂、豪迈壮阔的情感,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就充分展现了爱国将领的壮志豪情;而《声声慢》,其格律特点决定了它更适合抒发哀怨、忧愁、孤寂的情感,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