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议论文
坚守道德底线,绘就人生底色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道德,作为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它是个人行为的准则,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石。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坚守道德底线,绘就人生的亮丽底色。
坚守道德底线,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言行诠释着道德的力量。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宣扬“仁”的思想,哪怕历经磨难,依然坚守道德准则,其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影响深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放弃官场的荣华富贵,回归田园,坚守内心的道德操守,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篇;近代的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之际,坚决拒绝美国的“救济粮”,彰显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道德尊严。
这些伟大的人物,正是因为坚守道德底线,才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他们的人生也因此熠熠生辉。
相反,那些违背道德的人,或许能一时获得利益,但终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
毒奶粉事件中的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众多婴幼儿深受其害。
这些商家的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底线,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
坚守道德底线,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道德践行。
当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人们才能在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环境中生活。
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众多志愿者积极投身抗疫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普通民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戴口罩、勤洗手、配合核酸检测,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坚守道德底线,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反之,如果社会成员都无视道德规范,为所欲为,那么整个社会将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社会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
坚守道德底线,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上,更体现在国民的道德素质上。
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国家才能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和地位。
回顾历史,中国之所以能在历经风雨后依然屹立不倒,并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蕴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从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守道德底线,提升国民的道德素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道德良知,做出了违背道德的行为。
比如,网络暴力频发,一些人在网上肆意发表攻击性言论,对他人造成伤害;学术造假屡禁不止,一些学者为了名利,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旅游景区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现象影响了景区的美观和秩序。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我们必须予以坚决抵制。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准则,让道德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共同绘就美好的人生画卷,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