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作文
你所说的“牛皮肤癣”,规范名称是银屑病,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以下为你介绍它的症状及常用药物: 症状 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约占银屑病的90%以上。
典型皮损:起初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表面鳞屑,可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这是寻常型银屑病的重要特征。
好发部位:头皮、四肢伸侧,特别是肘部、膝部,常对称分布。
也可累及躯干、面部、手足等部位。
头皮损害边界清楚,鳞屑厚积,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
脓疱型银屑病: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起病急骤,常伴有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皮损初发为炎性红斑,迅速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脓疱可融合成“脓湖”。
数日后脓疱干涸、结痂,可出现大片脱屑,病情严重时可反复发作,患者痛苦不堪。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皮损局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
掌部好发于大小鱼际,跖部好发于足弓部位。
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多数粟粒大小脓疱,疱壁较厚,不易破溃,1 - 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脱屑,以后又可在鳞屑下出现新的脓疱,时轻时重,经久不愈。
关节病型银屑病:除有银屑病的皮肤损害外,还伴有关节病变。
关节症状常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
可累及大小关节,但以远端指间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严重时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红皮病型银屑病:多因寻常型银屑病在进行期外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减药过快等因素诱发。
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皮岛)。
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病情顽固,病程较长。
常用药物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快速控制银屑病症状。
如卤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等,适用于病情较重、面积较小的皮损。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
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分化,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这类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但起效相对较慢,适用于轻、中度银屑病。
维A酸类:如他扎罗汀凝胶,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改善银屑病的皮损。
主要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局部治疗,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皮肤刺激症状,如红斑、脱屑、灼热感等,一般在用药初期较为明显,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可逐渐耐受。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可用于面部、褶皱部位及皮肤薄嫩处的银屑病治疗,安全性较好,尤其适用于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部位。
系统用药 维A酸类:如阿维A胶囊,适用于各型银屑病,尤其是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它可以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炎症反应。
但服用期间可能会出现口唇及皮肤干燥、脱屑、血脂升高、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脂。
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反应来治疗银屑病。
适用于中重度、难治性银屑病,尤其是关节病型银屑病。
但该药有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环孢素也可用于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但同样有肾毒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白细胞介素-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等。
这些药物针对性强,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但价格相对昂贵,且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的感染情况。
中药:一些中药方剂或中成药也可用于银屑病的辅助治疗,如消银颗粒、银屑胶囊等,具有清热凉血、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辨证论治选用,但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验证。
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复制 全篇参考0个 牛皮肤癣的症状及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