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德的作文
坚守美德,照亮人生之路 美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又似一股清澈的溪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石。
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言行诠释着美德的内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坚守美德,方能照亮人生之路。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化解矛盾,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
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争吵不休。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希望他利用职权解决争端。
张英阅罢,坦然一笑,挥笔写就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叶府见状,深感惭愧,也连忙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的宽容大度,不仅避免了邻里间的纷争,还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如果能像张英一样,以宽容之心待人,那么许多矛盾都能迎刃而解,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诚信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美德,它是做人的根本,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发布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
起初,百姓们都感到疑惑,没有人敢去尝试。
商鞅又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
终于,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木杆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兑现承诺,赏给他五十金。
此事传开后,百姓们对商鞅深信不疑,商鞅的变法也得以顺利推行。
正是因为商鞅坚守诚信,才为变法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诚信同样不可或缺。
一个讲诚信的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而一个失信之人,终将被社会所唾弃。
奉献是美德的崇高境界,它能让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不顾高龄,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只为实现“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梦想。
他的奉献精神,不仅让无数人免受饥饿之苦,也让他的名字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还有“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四十多年,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无数山区女孩改变命运。
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始终坚守岗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像袁隆平、张桂梅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美德。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关爱他人的美德;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爱护环境的美德;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是诚实守信的美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温暖整个社会。
美德是一种力量,它能引领我们走向高尚;美德是一盏明灯,它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坚守美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让美德之花在我们心中绽放,让我们的人生因美德而更加精彩,让我们的社会因美德而更加和谐美好。
- 上一篇:《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 下一篇: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