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范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读来感人至深,也让我受益匪浅。
舐犊情深的父爱 书中处处洋溢着傅雷对儿子深深的关爱。
在傅聪远离家乡,奔赴国外学习音乐时,傅雷在信中细致入微地关心他的生活起居。
从叮嘱他注意身体,提醒增减衣物,到关心他的饮食是否健康,无不体现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牵挂。
比如,傅雷会在信中写道:“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这些琐碎却温暖的话语,让我看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生活细节的关注,希望他在异国他乡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展现出良好的修养。
同时,傅雷对儿子的情感需求也十分重视。
当傅聪在国外遇到困难和挫折,心情低落时,傅雷总是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引导儿子正确面对困境,告诉他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学会从中汲取力量。
这种细腻而深沉的父爱,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珍惜父母对我的关怀。
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傅雷不仅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更是一位对艺术和学问有着极高追求的学者。
在与傅聪的通信中,他对音乐艺术的见解深刻而独到。
他会和傅聪探讨各种音乐作品,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到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例如,在谈到莫扎特的作品时,傅雷指出:“莫扎特的音乐既醇和又明亮,像水晶一样透明,可又具有无穷的深度。
你要体会到他那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在演奏时才能真正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他对音乐的热爱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着傅聪,也激励着傅聪在音乐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傅雷还教导傅聪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视野。
因此,他在信中常常推荐傅聪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希望他能通过阅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艺术表现力。
这种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我们当今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家国情怀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始终强调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
他教导儿子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他告诉傅聪:“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在傅雷看来,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
同时,傅雷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尽管傅聪远在国外,但傅雷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希望傅聪能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为祖国争光,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信中,他深情地写道:“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
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
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你不但在音乐方面,在举止谈吐方面也得非常留意,处处要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教养。
”这种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以及对国家荣誉的珍视,让我感受到了傅雷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读完《傅雷家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更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治学、做人的道理。
傅雷先生用他的言传身教,为儿子树立了一座人生的灯塔,也为我们这些读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傅雷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 上一篇:快乐的中秋节作文600字24篇
- 下一篇:分别离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