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部作品生动地描绘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完之后,我深受触动,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自幼丧父,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生活。
在外祖父家,阿廖沙目睹了这个家庭里的种种丑恶与不幸。
外祖父脾气暴躁、自私贪婪,经常毒打孩子们,甚至连外祖母也未能幸免。
两个舅舅为了争夺家产,整日争吵斗殴,他们的自私、残暴和贪婪让这个家充满了仇恨和冷漠。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阿廖沙度过了艰难的童年时光。
然而,即便生活如此黑暗,阿廖沙的身边依然有着温暖和光明。
外祖母就是他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她善良、慈祥、乐观,拥有无比宽广的胸怀。
外祖母常常给阿廖沙讲动听的故事,教他做人的道理,用她的爱呵护着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让他在黑暗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希望。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人性被扭曲,亲情被金钱和利益所吞噬。
阿廖沙的童年没有我们如今所拥有的快乐和无忧无虑,他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重压,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但令人敬佩的是,阿廖沙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反而在苦难中逐渐成长,变得坚强勇敢。
他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始终支撑着他前行。
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富足的时代,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怀和朋友的陪伴。
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可以尽情享受各种娱乐活动,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也不用遭受生活的折磨。
然而,有时候我们却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总是抱怨学习的压力,对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就轻易放弃。
读了《童年》之后,我深感惭愧。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像阿廖沙一样,用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困难。
同时,《童年》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在那个黑暗的家庭中,虽然大多数人都被自私和贪婪所驱使,但外祖母的善良和爱心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阿廖沙的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这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善良和爱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它们能够温暖人心,传递力量,给人带来希望。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保持善良的本心,用爱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童年》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一群普通人的命运,更让我在阿廖沙的身上汲取了前进的力量。
它提醒着我要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守善良和爱。
我相信,这部经典之作将会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 上一篇:美丽的教学楼作文精彩
- 下一篇:假如我是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