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800字
《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部作品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自幼丧父,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生活。
在外祖父家,阿廖沙目睹了许多丑恶和不幸。
外祖父脾气暴躁、自私贪婪,经常毒打孩子们;两个舅舅为了争夺财产,整日争吵斗殴,甚至不惜伤害亲人。
这个家庭充满了仇恨和暴力,让阿廖沙的童年笼罩在黑暗之中。
然而,即使生活如此艰难,阿廖沙的童年也并非完全没有光明。
外祖母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黑暗的世界。
外祖母常常给阿廖沙讲动听的故事,教他做人的道理,用温暖的怀抱和无私的爱呵护着他。
正是外祖母的关爱和引导,让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除了外祖母,阿廖沙还结识了一些善良的朋友,如小茨冈和“好事情”。
小茨冈勤劳能干、活泼开朗,他总是在阿廖沙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好事情”则是一个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他虽然不被周围人理解,但他的思想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阿廖沙,让阿廖沙对知识和真理有了更深的追求。
读完《童年》,我被阿廖沙坚强、勇敢的品质所打动。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独立。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家庭里,享受着良好的教育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然而,我们却常常不懂得珍惜,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
阿廖沙的经历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同时,《童年》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
书中既有像外祖父、舅舅们那样自私、残暴的人,也有外祖母、小茨冈、“好事情”等善良、正直的人。
这让我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
我们要学会分辨善恶,向那些善良的人学习,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身边的人。
此外,这部作品还让我对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时的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不仅要承受物质上的匮乏,还要遭受精神上的折磨。
通过阿廖沙的视角,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无数像他一样的孩子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这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生活。
总之,《童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童年经历,更让我们从中汲取了力量,明白了在困境中要坚强、在生活中要善良的道理。
这本书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美好的未来。
- 上一篇:名人的青春励志故事
- 下一篇:胸怀中国梦,永远跟党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