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䪼的拼音: zhuō 异体字:肫
部首:頁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䪼(14画)
简体部首:頁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出 頁”
繁体部首: 頁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BMDM 仓颉:UUMBC 郑码:ZIZG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1786
统一码:4abc 笔顺: フ丨丨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字义
(䪼)zhuō
- 1
颧骨。
康熙字典
【廣韻】職悅切【集韻】朱劣切,?音拙。【五音集韻】面秀骨。【博雅】顴頄䪼也。【玉篇】漢高祖隆䪼龍顏。○按史記、漢書作龍準,註音拙。
又【唐韻】【集韻】?之出切,音?。【說文】頭頡䪼也。从頁出聲。【集韻】頭貌。
又【集韻】古忽切,音骨。面顴也。
说文解字
頭頡䪼也。从頁出聲。讀又若骨。
頭頡䪼也。从頁出聲。讀又若骨。之出切
(䪼)頭頡䪼也。頡䪼曡韵。古語頭菌蠢皃。若高祖隆準。服䖍準音拙。應劭曰。頰權準也。師古曰。䪼權䪼字豈當借準爲之。按服但云準音拙耳。權䪼之名又出漢後也。从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