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䇧的拼音: zhù 异体字:箕
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䇧(12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竹 口”
繁体部首: 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TGLW 仓颉:HMOW 郑码:MAJO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88604
统一码:41e7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ノ丶一
基本字义
(䇧)zhù
ji1
以竹补缺
同【箕】
康熙字典
【集韻】直例切,音滯。以竹補缺也。
又【玉篇】古文箕字,註見八畫。
说文解字
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古文箕省。?:亦古文箕。?:亦古文箕。?:籒文箕。?:籒文箕。
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
,古文箕省。
,亦古文箕。
,亦古文箕。
,籒文箕。
,籒文箕。居之切

()古文箕。象形不用足。今之箕多不用足者。
()亦古文箕。下象竦手。
()亦古文箕。此象箕之哆口。
(其)籒文箕。依大徐作籒。按經籍通用此字爲語詞。渠之切。或居之切。
()籒文箕。从匚。會意。匚部曰。?籒文匚。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