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㵭的拼音: zhǔ 异体字:渚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㵭(17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煮”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FTO 仓颉:EJAF 郑码:VBUO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34136
统一码:3d6d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丶丶丶丶
基本字义
(㵭)zhǔ
康熙字典
【字彙補】之暑切,音主。沚也,遮也。
说文解字
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从水者聲。《爾雅》曰:“小洲曰渚。”
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从水者聲。《爾雅》曰:“小洲曰渚。”章与切
(渚)渚水。在常山中丘逢山。東入湡。常山郡中丘、見前志。中丘下云。逢山長谷、諸水所出。東至張邑入濁。按諸當作渚。濁當作湡。皆字之誤也。張邑卽廣平國之張也。中丘、渚水俟攷。从水。者聲。章與切。五部。爾雅曰。小州曰渚。釋水文。州州古今字。召南傳曰。渚、小洲也。水岐成渚。-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