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的拼音: zhèng,zhēng 注音:ㄓㄥˋ ㄓㄥ 异体字:政㱏
靕
部首:止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5画 康熙字典:正(5画)
简体部首:止部 部外笔画:1画 总笔画:5画 造字法:指事:上面是符号表示方向,下面是止(足) 可拆字为“一(正) 止”
繁体部首: 止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为人光明磊落、心怀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GHD 仓颉:MYLM 郑码:AII 中文电码:2973 区位码: 5393 四角号码: 10101
统一码:6b63 笔顺编号: 12121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横 正的笔顺 一丨一丨一
正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正)zhèng,zhēng ㄓㄥˋ ㄓㄥ
正zhèng(ㄓㄥˋ)
⒈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⒉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⒊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⒋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⒌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⒍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⒎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⒏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⒐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⒑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⒒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⒓ 姓。
其他字义
正zhēng(ㄓㄥ)
⒈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方言集汇
粤语:zeng3 zing1 zing3
客家话:[东莞腔] zin5 zang1 ziang5 [海陆丰腔] zhin5 chang5 | chang1 [梅县腔] zhang1 zhang5 zang5 zhin5 [宝安腔] zin5 | zang1 | zang5 [客英字典] zhin5 chang5 | chang1 [沙头角腔] zin5 zang1 zang5 [陆丰腔] chang1 zhin5 [客语拼音字汇] zang1 zang4 zin4 [台湾四县腔] tsiin5 zang5 | zang1 [梅县腔] zen5
潮州话:之影3 之影1 ,zian2(chiáⁿ) zian1(chiaⁿ)
详细解释
正 zhēng
〈名〉
(1)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 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集韵·清韵》
(2) 箭靶的中心 [bull’s eye]
终日射候,不出正兮。——《诗·齐风·猗嗟》
(3) 引申为目标 [target]
刑(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若正匿。——《马王堆汉墓帛书》
词性变化
正 zhēng
〈动〉
(1) 通“征”
(2) 征税[levy]
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门》。郑注:“正,读为征。”
唯加田无国正。——《周礼·夏官·司勋》
谨正盐筴。——《管子·海王》。李哲明云:“正,税也,正、征古字通用。”
(3) 出兵,征讨[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
故诸侯服而无正。——《管子·山至数》
司马弗正。——《礼记·燕义》
(4) 另见 zhèng
常用词组
正旦、正朔、正月
基本词义
正 zhèng
〈形〉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 同本义 [central]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有绳不以正。——《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
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泰山正南。——清· 姚鼐《登泰山记》
正则无景。——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斫其正。
(3) 又如: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正屋);正阳(日中之气);正锋(中锋);正院(正中的院子);正分(正半,恰好一半);正胁(三分牲牛之胁,中胁为正胁);正位(中正之位);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端庄的情态)
(4) 图形各边、角都相等 [regular]。如:正印(正方形的官印);正方形;正多边形;正方体
(5) 正直,正派 [honest;upright]
平心持正。——《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正人君子;忠正;廉正;正明公道(正大光明,不偏私);正明交易(正大光明的事);正士(正直之士);正人(正直的人;品行端正的上等人)
(7) 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pure]
古书之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正而不至焉。
正赤如丹。(纯红得像朱砂。正:纯;丹:朱砂。)——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正一(纯真之一);正意(纯正的心志);正黑(纯黑色);正风(纯正的民歌;纯正的风气);正性(纯正的禀性);正味(纯正的滋味);正青(纯青)
(9) 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main]
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正职;正角;正团长;正房大院(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较大活动场所);正赋(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11) 正当;合适 [fair]
虽成败事异,而同居正号者,竝列于篇。——《后汉书·皇后纪序》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
(12) 又如:正号(正当的名号);正条儿(比喻正经、非淫乱之事);正用情借(正为有正当用途托情借债)
(13) 有关正电,由正电组成,或带正电 [positive]。如:正电子;正离子
(14) 代数上为正号;大于零的 [plus]。如:正数;正号
(15) 正点 [sharp;be punctual in time]。如:十二点正;正午
(16) 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obverse side]
从搭连中取出个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红楼梦》
(17) 又如:这张纸正好都很光洁
词性变化
正 zhèng
〈动〉
(1) 通“整”( 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rectify]
立必正方,不倾听。——《礼记·曲礼上》
正尔容。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2) 又如:正家(端正家风);正襟(端正衣襟);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3) 整治 [renovate]
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
(4) 又如:正世(整治世道);正域(整治封疆);正治(治理;整治)
(5) 纠正;改正,匡正 [correct]
以正晋国。——《国语·晋语》
正法则,选贤良。——《荀子·王制》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左传·隐公十一年》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正身以黜恶。——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 又如:正历(改订历法);正订(订正;改正著作中的谬误);正俗(匡正风俗);正曲(矫正枉曲);正主(匡正君主)
(7) 正法,治罪 [execute]
贼杀其亲,则正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8) 决定,考定 [decide]
以土圭正日景。——张昭远《旧唐书》
正 zhèng
〈名〉
(1) 官长;君长 [officer]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书·说命下》
(2) 又如:正受(编制以内的官员);酒正(酒官之长)
(3) 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normal age at death]
百岁之命,是其正也。——王充《论衡》
(4) 嫡长子,与“庶”相对 [wife's elder son]
诸侯与正而不贤也。——《谷梁传》
(5) 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wife]
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房玄龄《晋书》
(6) 又如:正头娘子(正妻;大娘子);正头妻(正式的、合法的妻子);正夫人(嫡妻,正房夫人);正嫡(正室,嫡妻;又指正室之子)
(7) 道理,规律 [reason;law]
尽璇机之正。——《后汉书·张衡传》
(8) 通“政”。政治,政事[politics;political affairs]
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者。——《尚书大传·皋繇谟》
古者文武为正均分。——《墨子·兼爱下》
虽天子三公问正。——《荀子·大略》
(9) 通“证”。凭证,证据[evidence;proof]
必有正焉。——《仪礼·士昏礼》
指九天以为正兮。——《楚辞·离骚》
指苍天以为正。——《楚辞·九章·惜诵》
(10) 姓
正 zhèng
〈副〉
(1) 正好,恰好 [just;precisely]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正称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怀);正没理处(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正未有艾(正无穷期);正如你所说的;大小正合适;正要(刚要;正预备)
(3) 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in process of;in course of]
中儿正织鸡笼。——宋· 苏轼《浣溪沙》
见王夫人正和 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红楼梦》
(4) 又如:正然(正在);正下着雪
(5) 仅;只 [only]
乃自吴寻二 陆, 平原不在,正见 清河。——《世说新语·自新门》
(6) 端正地 [regularly;upright;straight]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7) 方,刚刚 [just now; exactly;just]
我思舜,正郁 陶。——《史记·五帝本纪》
(8) 公然;显然 [openly]
正告天下。——《史记·苏秦列传》
(9) 总是 [always]
何以正善人少而恶人多。——《世说新语》
正 zhèng
〈代〉
(1) 这么;这样 [so;this way]
今年怎正利害?——《老残游记》
(2) 又如:怎正大;怎正多
(3) 另见 zhēng
常用词组
正本、正本清源、正比、正比例、正步、正餐、正册、正产、正常、正出、正大、正大光明、正旦、正当、正当时、正当中、正道、正点、正殿、正电、正电荷、正多边形、正法、正方、正方形、正房、正告、正割、正宫、正骨、正规、正规军、正轨、正果、正好、正号、正极、正价、正教、正经、正觉、正考父、正课、正理、正零、正路、正门、正面、正面人物、正牌,正牌儿、正派、正品、正气、正巧、正切、正确、正儿八经、正人君子、正色、正身、正史、正式、正视、正事、正室、正数、正四面体、正堂、正题、正体、正调、正厅、正统、正途、正位、正文、正屋、正午、正误、正弦、正线、正向、正像、正凶、正压力、正言厉色、正颜厉色、正眼、正业、正义、正义性、正音、正用、正在、正则、正直、正职、正中、正中下怀、正传、正支、正字、正字法、正宗、正座,正座儿
正 zhēng
〈动〉
(1) 通“征”
(2) 征税[levy]
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门》。郑注:“正,读为征。”
唯加田无国正。——《周礼·夏官·司勋》
谨正盐筴。——《管子·海王》。李哲明云:“正,税也,正、征古字通用。”
(3) 出兵,征讨[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
故诸侯服而无正。——《管子·山至数》
司马弗正。——《礼记·燕义》
(4) 另见 zhèng
汉语大字典
[①][zhèng][《廣韻》之盛切,去勁,章。]亦作“1”。
(1)当中;不偏。
(2)直,不弯曲。
(3)端正,不斜不歪。
(4)正直,正派。
(5)公正合理;不偏颇。
(6)正确。
(7)准确,无偏差。参见“正正”。
(8)标准;准则。
(9)合乎法度、规律或常情。
(10)整齐。参见“正正”。
(11)纯一不杂。
(12)真诚。
(13)正式的;主要的。
(14)正当的,正经的。
(15)指正面。同“背”、“侧”、“反”相对。
(16)指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
(17)严肃,严正。
(18)使庄重严肃。
(19)辨别是非,判定正误。
(20)纠正,修正。指将歪斜不正或有偏差、谬误的事物改正过来。
(21)特指在政治、道德、思想、言论、礼仪等方面,将违反原则、标准或规定的匡正过来。
(22)治理。
(23)谓治罪。
(24)止,制止。
(25)登位;就职。
(26)决定;确定。
(27)预定。
(28)敕令,命令。
(29)嫡。与“庶”相对。
(30)君长。
(31)指君临,统治。
(32)泛指官长。
(33)古官名。军官名。
(34)古官名。行政长官名。
(35)“正書”、“正楷”的简称。
(36)副词。正在。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37)副词。正好,恰好。
(38)副词。偏偏。表示同所要求或所期望的相反。
(39)副词。仅;只。
(40)副词。的确,实在。表示肯定的强调语气。
(41)连词。纵然,即使。
(42)代词。犹这么,这样。
(43)古代指军队作战的常法。与“奇”相对。其含义甚广,如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正面为正、侧翼为奇,明战为正、暗攻为奇,等等。
(44)古代用的数目字,为十亿万。
(45)古代记时术语,指“时”的后半部分。
(46)数学上指大于零的,物理学上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
(47)通“政”。政治;政事。
(48)通“證”。凭证。
(49)通“證”。证实。
(50)通“證”。谏。
(51)姓。战国有正伯侨。见《史记·封禅书》。[②][zhēng][《廣韻》諸盈切,平清,章。]
(1)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用以代称历法。
(3)箭靶的中心位置。
(4)见“正2營”。
(5)通“征”。赋税。
(6)通“征”。指征税。
(7)通“征”。征伐。
(8)通“征”。征役。
康熙字典
〔古文〕㱏???【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又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又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又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又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又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又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又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又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又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又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又【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又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又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又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又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又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又【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又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又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又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又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又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又複姓,漢有正令官。
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又【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又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又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又【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又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考證:〔【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出不出反,戰不正勝。〕 謹照原文不出反改不正反。
说文解字
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
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之盛切〖注〗徐鍇曰:“守一以止也。”
徐鍇曰:“守一以止也。”
(正)是也。从一。句。一㠯止。江沅曰。一所㠯止之也。如乍之止亡、母之止姦。皆以一止之。之盛切。十一部。凡正之屬皆从正。
(㱏)古文正从二。二古文上字。此亦同䇂示辰龍童音章皆从二。
()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止部曰。止爲足。
英语翻译
right, proper, correct
正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èng
①<形>不偏;不斜。《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身以黜恶。”
②<形>正常;正当。《狱中杂记》:“今天时顺~,死者尚稀。”
③<名>规律;道理。《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
④<形>公正;正直。《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方~之不容也。”
⑤<形>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狱中杂记》:“而十四司~副郎好事者。”
⑥<副>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相应。”
⑦<副>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卖炭翁》:“可怜身上衣~单。”
zhēng
<名>正月,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诗经•小雅•正月》:“~月繁霜,我心忧伤。”
带"正"字的组词
一本正经 、一板正经 、一正 、一正压百邪 、七正 、七端八正 、三正 、上不正下参差 、上不正,下参差 、上官正 、上梁不正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务正业 、不当不正 、不正 、不正之风 、不正当竞争 、不正经 、丑正 、东正教 、严正 、严气正性 、中书检正 、中正 、中正无私 、中正无邪 、丽正 、丽正书院 、丽正修书院 、丽正门 、举正 、义正 、义正词严 、义正辞严 、义正辞约 、乐正 、乙正 、九品中正 、九品中正制 、乡正 、书归正传 、乱正 、乾坤正气集 、乾正 、于奕正 、五正 、五雷天心正法 、五雷正法 、亥正 、人之正数 、人正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介正 、从正 、仗正 、令正 、以正 、以正视听 、仪正 、任中正
带"正"字的成语
一本正经 、一板正经 、上梁不正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务正业 、不当不正 、不正之风 、严气正性 、中正无私 、中正无邪 、义正词严 、义正辞严 、义正辞约 、九品中正 、以正视听 、作古正经 、侃然正色 、光明正大 、党邪丑正 、党邪陷正 、公平正直 、公明正大 、公正不阿 、公正廉明 、公正廉洁 、公正无私 、凛然正气 、刚正不阿 、刚正无私 、匡乱反正 、匡正纲纪 、匡谬正俗 、危言正色 、去邪归正 、反正拨乱 、反正还淳 、名不正,言不顺 、名正理顺 、名正言顺 、回邪入正 、垂绅正笏 、堂堂正正 、堂皇正大 、大中至正 、大公至正 、奇正相生 、奉公正己 、字正腔圆 、守正不回 、守正不挠 、守正不桡 、守正不移 、守正不阿 、安宅正路 、官清法正 、寿终正寝 、就地正法 、就正有道 、平头正脸 、平心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