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叭的拼音: bā 注音:ㄅㄚ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5画 康熙字典:叭(5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5画 造字法:形声:从口、八声 可拆字为“口 八”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高贵,文静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WY 仓颉:RC 郑码:JOVV 中文电码:0665 区位码: 1640 四角号码: 68000
统一码:53ed 笔顺编号: 25134 笔顺读写:竖折横撇捺 叭的笔顺 丨フ一ノ丶
叭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叭)bā ㄅㄚ
叭bā(ㄅㄚ)
⒈ 象声词:叭的一声,弦断了。
方言集汇
粤语:baa1
客家话:[梅县腔] ba5 [宝安腔] ba1 | ba5 [客英字典] ba5 pat8 [陆丰腔] bat8 ba5 [客语拼音字汇] ba1 ba4 [台湾四县腔] bak7 pat7 [海陆丰腔] bak7 pat7
潮州话:ba1
详细解释
叭 bā
〈动〉
(1) 将食物扒入口中 [mouth]
只三叭两咽,就是一碗。——《金瓶梅词话》
(2) 叼;含在口中 [keep in the mouth]
移开叭在口里的旱烟袋。——周立波《牛》
词性变化
叭 bā
<象>
(1) 形容开合声 [crack1e]。如:叭叭(形容双唇开合发声);叭哒;叭嗒
(2) 另见 ba;pā
其它字义
叭 bà
(1) ——见“喇叭”
(2) 另见 bā;pā
其它字义
叭 pā
〈象〉
(1) 形容拍击、破碎声 [clackle]。如:叭叭(形容拍击声);叭啦(形容玻璃窗振动的声音)
(2) 另见 bā;ba
汉语大字典
[①][bā]
(1)将食物扒入口中。
(2)喇嘛教徒口诵的“六字题目”(俗称“六字真言”)之一。
(3)叼;含在口中。
(4)象声词。参见“叭噠”、“叭叭”。
(5)见“喇叭”。[②][pā][《集韻》普八切,入黠,滂。]象声词。
康熙字典
【集韻】普八切,音汃。聲也。
又【五音集韻】普活切,音鱍。口開也。
又【正字通】讀若霸。喇叭,軍中吹器。俗呼號筒。見戚繼光新書號令篇。
英语翻译
trumpet
带"叭"字的组词
劈哩叭啦 、劈里叭拉 、口叭叭 、叭儿 、叭儿狗 、叭叭 、叭哒 、叭嗒 、吡哩叭喇 、吹喇叭 、哈叭狗 、哑叭 、哑叭亏 、喇叭 、喇叭手 、喇叭筒 、喇叭花 、喇叭裤 、喇喇叭叭 、嘎叭 、小喇叭 、忽喇叭 、高音喇叭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