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腤的拼音: ān 注音:ㄢ
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腤(15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月 音”
繁体部首: 月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优雅,活泼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UJG 仓颉:BYTA 郑码:QSK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70261
统一码:8164 笔顺编号: 3511414312511 笔顺读写:撇折横横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 腤的笔顺 ノフ一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
腤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腤)ān ㄢ
腤ān(ㄢ)
⒈ 古代烹调法,把盐、豉、葱等与肉或鱼一起煮。
详细解释
腤 ān
〈动〉
烹煮,古代用盐、豉、葱与肉类同煮的一种烹调法 [cook]。如:腤鸡;腤白肉;腤猪;腤鱼
汉语大字典
[①][ān][《廣韻》烏含切,平覃,影。]
(1)烹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腤鸡、腤白肉、腤猪、腤鱼诸法。
(2)见“腤臢”。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烏含切,音諳。【廣韻】煮魚肉也。【集韻】烹也。【齊民要術】有腤雞法。
又【集韻】鄔感切,音晻。腤腩,調飪也。 【集韻】或作?。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