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胹的拼音: ér 注音:ㄦˊ
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胹(12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月 而”
繁体部首: 月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大气,大气,多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DMJ 仓颉:BMBL 郑码:QGL 中文电码:9057 区位码: 四角号码: 71227
统一码:80f9 笔顺编号: 3511132522 笔顺读写:撇折横横横撇竖折竖竖 胹的笔顺 ノフ一一一ノ丨フ丨丨
胹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胹)ér ㄦˊ
胹ér(ㄦˊ)
⒈ 煮:“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
⒉ 烂熟。
方言集汇
粤语:ji4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梅县腔] j2
详细解释
胹 ér
〈形〉
烂熟 [thoroughly cooked]
胹,烂也。——《说文》
词性变化
胹 ér
〈动〉
(1) 烹煮 [boil;cook]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疏:“过熟曰胹。”
其足名蹯,为八珍之一,古人重之,然胹之难熟。——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熊》
(2) 又如:胹鳖(菜肴名。煮烂的鳖肉)
(3) 引申为调和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如:胹合(调和;撮合)
汉语大字典
[①][ér][《廣韻》如之切,平之,日。]“臑3”的被通假字。亦作“濡3”。
(1)烹煮。
(2)引申为调和。
康熙字典
【唐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音而。【說文】爛也。【玉篇】煮熟也。【揚子·方言】胹,熟也。【左傳·宣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疏】過熟曰胹,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胹。
又【類篇】或作臑。【楚辭·招魂】胹龞炮羔,有柘漿些。【註】胹,一作臑。【集韻】或作腝??。
说文解字
爛也。从肉而聲。
爛也。从肉而聲。如之切
(胹)爛也。爛火部作爤。火孰也。左傳。宰夫胹熊蹯不孰。謂火孰之而未孰也。方言。胹、熟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胹。按内則作濡。从肉。而聲。如之切。一部。廣韵作。云籒文作?。
英语翻译
cooked; well-done
带"胹"字的组词
胹合 、胹鳖 、补苴调胹
带"胹"字的成语
补苴调胹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