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肤字的意思

肤的拼音:  注音:ㄈㄨ   异体字:

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肤(10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形声:从月、夫声 可拆字为“月 夫”

繁体部首: 月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高贵,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FWY   仓颉:BQO   郑码:QBOD   中文电码:5227   区位码: 2384   四角号码: 75280

统一码:80a4   笔顺编号: 35111134   笔顺读写:撇折横横横横撇捺   肤的笔顺 ノフ一一一一ノ丶

肤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肤)fū ㄈㄨ

    肤(膚)fū(ㄈㄨ)

    ⒈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⒉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⒊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方言集汇

粤语:fu1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skin]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bark;skin]。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sth.resembling skin]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sacrificial meat]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measure unit of length]。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short distance]。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appearance]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a square grain receptacle]

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词性变化

〈形〉

(1) 浅薄 [superficial]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big]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beautiful]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常用词组

肤皮潦草、肤浅、肤色

〈形〉

(1) 浅薄 [superficial]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big]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beautiful]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汉语大字典

[①][fū][《廣韻》甫無切,平虞,非。]“肤1”的繁体字。亦作“肤1”。“扶2”的被通假字。
(1)人或动物体表的一层组织,即皮肤。有时亦包括肌肉。
(2)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3)树木、果实的表皮或表皮下的组织。
(4)指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如草皮、纸张等。
(5)外表。
(6)浅薄。
(7)美。
(8)大。参见“膚公”。
(9)通“扶”。古长度单位。四指宽为一肤。

康熙字典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說文】籀文作臚。【玉篇】皮也。【廣韻】皮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詩·衞風】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論語】膚受之愬。【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说文解字

皮也。从肉盧聲。膚:籒文臚。

皮也。从肉盧聲。膚,籒文臚。力居切

(臚)皮也。今字皮膚從籒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晉語:聽臚言於市。史、漢臚句傳。蘇林曰:上傳語吿下爲臚。此皆讀爲敷奏以言之敷也。史記:臚於郊祀。漢書:大夫臚岱。韋昭辨釋名:鴻,大也。臚,陳序也。謂大以禮陳序賔客。此皆讀爲廷實旅百之旅也。劉熙釋名:鴻臚,腹前肥者曰臚。以京師爲心體。王矦外國爲腹腴。以養之也,此讀爲夏右腴之腴。皆假借也,其本義則皮膚也。从肉。盧聲。甫無切。五部。

(膚)籒文臚。經籍通用此字。禮運曰:膚革充盈。引伸爲狼跋文王之膚美,爲六月之膚大,爲論語之膚受。

英语翻译

skin; superficial, shallow

肤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名>皮肤。【又】肤浅,浅薄。《东京赋》:“所谓末学~受。”
②<名>较短的距离。古代以四指的宽度为肤,以一指的宽度为寸。《占国策•秦策三》:“齐人伐楚……~寸之地无得。”
③<名>禽兽的肉。
④<名>切细的肉。
⑤<形>浮浅;浅薄。
⑥<形>大。《诗经•小雅•六月》:“薄伐俨狁,以奏~公。”
⑦<形>美。《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德音不睱。” 【辨】皮,革,肤。皮、革,均指兽皮,带毛为“皮”,去掉毛为“革”。肤,是人皮的专称。

带"肤"字的组词

上肤 、专肤 、云肤 、伦肤 、体无完肤 、体肤 、克肤 、冗肤 、冰肤 、凝肤 、凶喘肤汗 、切肤 、切肤之痛 、剥床以肤 、剥床及肤 、剥肤 、剥肤之痛 、剥肤及髓 、剥肤椎髓 、剥肤锥髓 、发肤 、噬肤 、地肤 、地肤子 、堕指裂肤 、完肤 、寒肤 、山肤 、山肤水豢 、平胁曼肤 、慢肤 、擢筋剥肤 、无完肤 、木肤 、末学肤受 、柔肤弱体 、树肤 、椎肤剥体 、椎肤剥髓 、汗流浃肤 、浃髓沦肤 、润肤 、润肤膏 、炙肤皲足 、玉肤 、皮肤 、皮肤之见 、皮肤病 、皮肤癌 、盐肤木 、硕肤 、竹肤 、肌无完肤 、肌肤 、肌肤之亲 、肤不生毛 、肤使 、肤俗 、肤公 、肤凑

带"肤"字的成语

体无完肤 、凶喘肤汗 、切肤之痛 、剥床以肤 、剥床及肤 、剥肤之痛 、剥肤及髓 、剥肤椎髓 、剥肤锥髓 、堕指裂肤 、山肤水豢 、擢筋剥肤 、末学肤受 、柔肤弱体 、椎肤剥体 、椎肤剥髓 、汗流浃肤 、浃髓沦肤 、炙肤皲足 、皮肤之见 、肌无完肤 、肤不生毛 、肤受之愬 、肤受之言 、肤受之诉 、肤如凝脂 、肤寸之地 、肤寸而合 、肤末支离 、肤浅末学 、肤皮潦草 、肤粟股栗 、肤见謭识 、肤见谫识 、胸喘肤汗 、身体发肤 、身无完肤 、铭肤镂骨 、附肤落毛 、陈言肤词 、雪肤花貌 、鸡肤鹤发 、鹤骨鸡肤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肤

肤

肤(繁体:膚)拼音:fū注音:ㄈㄨ异字体:膚 ? ? 部首:月部部外笔画:4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