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㷓的拼音: zǒng 异体字:熜
部首:火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㷓(13画)
简体部首:火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火 心(怱)”
繁体部首: 火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OQRN 仓颉:FPKP 郑码:UOSW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97832
统一码:3dd3 笔顺: 丶ノノ丶ノフノ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字义
(㷓)zǒng
康熙字典
【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音總。【說文】本作熜。然麻蒸也。【玉篇】熅也。
又【廣韻】靑公切【集韻】麤叢切,?音聰。義同。【集韻】本作燪。
说文解字
然麻蒸也。从火悤聲。
然麻蒸也。从火悤聲。作孔切
(熜)然麻蒸也。麻蒸、析麻中榦也。亦曰菆。菆一作黀。古者燭多用葦。鄭注周禮曰。燋、炬也。許曰。苣、束葦燒之也。亦用麻。故先鄭注周禮曰。蕡燭、麻燭也。先鄭意蕡卽?字。鄭注士喪禮曰。燭用蒸。蒸卽謂麻榦。弟子職曰。䒱閒容蒸。从火。悤聲。作孔切。九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