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聱字的意思

聱的拼音: áo  注音:ㄠˊ   异体字:

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聱(17画)

简体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从耳、敖声 可拆字为“敖 耳”

繁体部首: 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独立,稳重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GQTB   仓颉:GKSJ   郑码:CIMC   中文电码:9043   区位码: 8190   四角号码: 58401

统一码:8071   笔顺编号: 1121533134122111   笔顺读写:横横竖横折撇撇横撇捺横竖竖横横横   聱的笔顺 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一丨丨一一一

聱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聱)áo ㄠˊ

    áo(ㄠˊ)

    ⒈  话不顺耳:聱牙(语句念着不顺口)。

    ⒉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彼诮以为聱者,为其不相从听”。

方言集汇

粤语:ngou4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梅县腔] ngau2 [宝安腔] ngau2
潮州话:ngau5

详细解释

áo

〈形〉

(1) (形声。从耳敖声。本义:不接受意见)

(2) 同本义 [perverse]

聱,不入人语也。——《广雅》

彼诮为聱者,为其不相从听。——元结《自释》

(3) 又如:聱牙(乖忤,抵触。亦谓与人意见不同,不随世俗)

(4) 文词艰涩 [involved and abstruse]。如:聱牙戟口(聱牙诎曲,聱牙诘曲,聱牙诘屈。都形容文辞艰涩难读);聱屈(拗口难读)

常用词组

聱牙

汉语大字典

[①][áo][《廣韻》五勞切,平豪,疑。][《廣韻》五交切,平肴,疑。]
(1)不听取别人意见。
(2)凹凸不平;参差不齐。[②][yóu][《廣韻》語虯切,平幽,疑。]众声杂作貌。参见“聱2耴”、“聱2聱”。

康熙字典

【唐韻】五交切【韻會】牛交切,?音謷。【說文】不聽也。【廣雅】不入人語也。【埤蒼】聱牙,爲其不相聽也。【唐書·元結傳】能學聱牙,保宗而全家,自號聱叟。
又辭不平易。【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詰曲聱牙。 
又聱耴,衆聲也。【左思·吳都賦】魚鳥聱耴。【釋文】聱,魚曹切。【註】倉頡篇曰:聱耴,衆聲也。 
又【廣韻】五勞切【集韻】【正韻】牛刀切,?音敖。亦不聽也。 
又【集韻】魚到切,音傲。聱耴,魚鳥狀。

说文解字

不聽也。从耳敖聲。

不聽也。从耳敖聲。五交切文一 新附

英语翻译

bent and twisted; too complicated

聱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áo
①<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新唐书•元结传》:“彼诮以~者,为其不相从听。”
②<形>文词念着不顺口。《朱子语类》:“某尝患《尚书》难读,后来先将文义分明者读之,~讹者且未读。””
【聱牙】1.文词艰涩,读不顺口 。《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2.违背;抵触;不和谐。苏轼《上皇帝书》:“其间一事~,常至终身沦弃。”3.树枝长短不齐,错综突起 。朱熹《枯大》:“百年蟠木老~,偃蹇春风不肯花。”
【聱岈】áoyá形容山势突兀。柳宗元《晋问》:“其高壮则腾突撑拒,~郁怒。”

带"聱"字的组词

佶屈聱牙 、佶聱 、倔聱 、噍聱 、硗聱 、聱叟 、聱牙 、聱牙佶屈 、聱牙戟口 、聱牙诎曲 、聱牙诘屈 、聱牙诘曲 、诘屈聱牙 、诘曲聱牙 、诘诎聱牙

带"聱"字的成语

佶屈聱牙 、聱牙佶屈 、聱牙戟口 、聱牙诎曲 、聱牙诘屈 、聱牙诘曲 、诘屈聱牙 、诘曲聱牙 、诘诎聱牙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聱

聱

聱拼音:áo注音:ㄠˊ异字体:? ? 部首:耳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6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