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走字的意思

走的拼音: zǒu  注音:ㄗㄡˇ   异体字:㞫赱

部首:走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走(7画)

简体部首:走部   部外笔画:0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会意:像人在跑 可拆字为“土(走) 人()”

繁体部首: 走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阳光,多才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FHU   仓颉:GYO   郑码:BO   中文电码:6382   区位码: 5563   四角号码: 40801

统一码:8d70   笔顺编号: 1212134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横撇捺   走的笔顺 一丨一丨一ノ丶

走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走)zǒu ㄗㄡˇ

    zǒu(ㄗㄡˇ)

    ⒈  行:走路。走步。

    ⒉  往来:走亲戚。

    ⒊  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⒋  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⒌  离去:走开。刚走。出走。

    ⒍  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⒎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

    ⒏  失去原样:走形。走样。

    ⒐  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

    ⒑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方言集汇

粤语:zau2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u3 [客英字典] zeu3 [沙头角腔] tsieu3 [梅县腔] zeu3 [台湾四县腔] zeu3 [陆丰腔] zeu3 [东莞腔] zeu3 [宝安腔] ziu3 [客语拼音字汇] zeu3
潮州话:zau2

详细解释

zǒu

〈动〉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run]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flee]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go;tend to]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leak out]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lose]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walk;go]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follow]。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亲友间] 拜访,访问 [visit]。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travel]。如:走遍全国

(16) [口]∶滚开,离开 [blow]。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change]。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词性变化

zǒu

〈名〉

(1) 泛指兽类 [beast]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wheel]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servant]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常用词组

走八字,走八字儿、走板、走板,走板儿、走背运、走笔、走边、走步、走道、走道儿、走电、走掉、走调儿、走动、走读生、走访、走钢丝、走舸、走狗、走关节、走过场、走好运、走黑道,走黑道儿、走红、走后门,走后门儿、走回头路、走火、走江湖、走街串巷、走口、走廊、走了和尚走不了庙、走溜儿、走漏、走路、走马、走马看花、走马之任、走门路、走南闯北、走娘家、走内线、走票、走俏、走亲戚、走禽、走人、走色、走扇、走神儿、走失、走兽、走水、走私、走索、走题、走投无路、走味,走味儿、走险、走乡随乡、走向、走相、走心、走形,走形儿、走形式、走穴、走眼、走样,走样儿、走圆场、走运、走着瞧、走资派、走子、走卒、走嘴

zǒu

〈名〉

(1) 泛指兽类 [beast]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wheel]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servant]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汉语大字典

[①][zǒu][《廣韻》子苟切,上厚,精。][《廣韻》則候切,去候,精。]“奏2”的被通假字。亦作“赱1”。
(1)疾趋,奔跑。
(2)借指兽类。
(3)有时特指狗。参见“走馬報”。
(4)前往。
(5)趋向;归附。
(6)引申为拜谒;趋奉。
(7)奉献;赠奉。
(8)通向。
(9)逃跑;逃奔。
(10)谓驱逐,使溃逃。
(11)驰骋。
(12)引申为驱使;派遣。
(13)行走;步行。
(14)引申为走动;往来。
(15)走开;离去。
(16)为叱人离开。
(17)用作死亡的讳言。
(18)丧失;失去。
(19)变动;改变。
(20)引申为偏差。
(21)排泄。
(22)泄漏。
(23)从;经由。
(24)流动;滚动。
(25)引申为流行;传布。
(26)移动;挪动。
(27)谓操练武术或动手较量。
(28)开动;动用。
(29)指车船等交通工具的运行。
(30)借指车轮。
(31)指机械、仪表等的运转。
(32)自称的谦词。犹言仆。
(33)小吏,下吏。
(34)草名。

康熙字典

〔古文〕㞫【廣韻】子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子口切,?奏上聲。【說文】趨也。从夭从止。【註】徐鍇曰:?則足屈,故从夭。【五經文字】今經典相承作走。 
又【儀禮·士相見禮】將走。【註】走,猶去也。 
又【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註】走,猶僕也。【班固·答賔戲】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按《漢書·敘傳》走作僕。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則?切,音?。【釋名】疾趨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羣經音辨】趨向曰走。【書·武成】駿奔走。【孟子】棄甲曳兵而走。【爾雅·釋宮】中庭謂之走。【註】走,疾趨也。 
又與奏同。【詩·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歸趨之也。【釋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又【韻補】叶子與切。【左傳·昭七年】正考父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 
又叶養里切,音以。【論語讖】殷惑妲己玉馬走。考證:〔【詩·大雅】予曰有奔走。〕 謹照原文奔走改奔奏。

说文解字

趨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从走。

趨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从走。子苟切〖注〗徐鍇曰:“走则足屈,故从夭。” 〖注〗㞫,《字彙補》古文走。,《说文》走从夭止。

徐鍇曰:“走则足屈,故从夭。”

(走)趨也。釋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此析言之。許渾言不別也。今俗謂走徐、趨疾者、非。从夭止。夭者、屈也。依韵會訂。夭部曰。夭、屈也。止部曰。止爲足。从夭止者、安步則足胻較直。趨則屈多。子苟切。四部。大雅假本奏爲奔走。凡走之屬皆从走。

英语翻译

walk, go on foot; run; leave

走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ǒu
①<动>跑。《木兰诗》:“两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蠹》:“兔~触株,折颈而死。” 【又】赶快去。《送东阳马生序》:“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动>逃跑。《石壕吏》:“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寡人之于国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又】〈动使动〉使……逃跑。《赤壁之战》:“可烧而~也。”
③<动>奔向;趋向。《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燕。”《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辨】行,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现代称“跑”,古代称“走”。
【走笔】用笔迅速地书写。
【走舸】快船。
【走狗】⒈猎狗。⒉驱狗出猎。⒊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其作恶的坏人。
【走丸】如丸之速转,比喻便易迅速。
【走卒】⒈供人使唤的差役、隶卒。⒉泛指供人驱使、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的人。

带"走"字的组词

一走了之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走 、下坂走丸 、下走 、下阪走丸 、不胫而走 、不走 、不走落 、且战且走 、东奔西走 、东走西撞 、东走西顾 、东走迷 、东闯西走 、中风狂走 、乌踆兔走 、乌踷兔走 、乌飞兔走 、互走 、亡走 、伏走 、伪走 、佣走 、俪走 、儿童走卒 、儿童走卒皆知司马君实 、先走一步 、先马走 、兔走乌飞 、兔走鹘落 、凡走 、出走 、到处奔走 、前走 、北走 、却走 、反走 、可烧而走 、吃不了兜着走 、吃不了包着走 、吃不完兜着走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和尚跟着月亮走 、大杖则走 、大走 、夺走 、奔走 、奔走之友 、奔走呼号 、奔走如市 、奔走相告 、奔走钻营 、奔走风尘 、好走 、射飞逐走 、小受大走

带"走"字的成语

一走了之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下坂走丸 、下阪走丸 、不胫而走 、且战且走 、东奔西走 、东走西撞 、东走西顾 、东闯西走 、中风狂走 、乌踆兔走 、乌飞兔走 、儿童走卒 、兔走乌飞 、兔走鹘落 、吃不了兜着走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大杖则走 、奔走之友 、奔走呼号 、奔走如市 、奔走相告 、奔走钻营 、小受大走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弃车走林 、弛声走誉 、循墙而走 、扬砂走石 、抗尘走俗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挺而走险 、挺鹿走险 、掩耳而走 、斗鸡走犬 、斗鸡走狗 、斗鸡走马 、无胫而走 、无路可走 、星驰电走 、有理走遍天下 、望风而走 、横行直走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死诸葛走生仲达 、牛童马走 、牵着鼻子走 、狗走狐淫 、玉走金飞 、畏影而走 、疾走先得 、离弦走板 、穿针走线 、笔走龙蛇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走

走

走拼音:zǒu注音:ㄗㄡˇ异字体:㞫 赱 ? ? ? ? ? ? ? 部首:走部总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