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华字典 > 缒字的意思

缒的拼音: zhuì  注音:ㄓㄨㄟˋ   异体字:縋䋘

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缒(16画)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形声:从纟、追声 可拆字为“纟 追”

繁体部首: 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温柔,成功,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WNP   仓颉:VMYHR   郑码:ZMYW   中文电码:4899   区位码: 7136   四角号码: 27137

统一码:7f12   笔顺编号: 551325151454   笔顺读写:折折横撇竖折横折横捺折捺   缒的笔顺 フフ一ノ丨フ一フ一丶フ丶

缒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缒)zhuì ㄓㄨㄟˋ

    缒(縋)zhuì(ㄓㄨㄟˋ)

    ⒈  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缒城而下。

方言集汇

粤语:zeoi6

详细解释

zhuì

〈动〉

(1) (形声。从糸( ),追声。本义:糸在绳子上放下去)

(2) 同本义 [let down (with a rope)]

缒,以绳有所悬也。——《说文》

夜缒纳师。——《左传·襄公十九年》

子占使师夜缒而登。——《左传·昭公十九年》

[烛之武]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宋史》

(3) 又如:缒关(从关门旁缘绳而下);缒城(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 拽;拉 [pull;draw]。如:缒牛(拉牛;牵牛);缒手(拉手)

词性变化

zhuì

〈名〉

(1) 绳索 [rope]

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左传》

(2) 又如:缒绝(绳断);系缒(系结绳索)

汉语大字典

[①][zhuì][《廣韻》馳僞切,去寘,澄。]“缒1”的繁体字。
(1)以绳拴人或物而下或上。
(2)指下垂。
(3)绳索。
(4)拽;拉。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正韻】直類切,音隊。【說文】以繩有所懸也。【博雅】縋,繩索也。【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註】縋,縣城而下。

说文解字

以繩有所縣也。《春秋傳》曰:“夜縋納師。”从糸追聲。

以繩有所縣也。《春秋傳》曰:“夜縋納師。”从糸追聲。持僞切

(縋)㠯繩有所縣也。縣者,系也。以繩系物垂之是爲縋。縋之言垂也。玄應引縣下有鎮。春秋傳曰:夜縋納師。見左傳襄十九年。从糸追聲。持僞切。按當持位切。古音在十五部。

英语翻译

climb down rope; hang by rope

缒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uì
①<动>用绳子拴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左传•僖公三十年》:“许之,夜~而去。”【又】指用绳子拴着从低处升到高处。《左传•昭公十九年》:“子占使夜~而登。” 【又】指拴人或物的绳子。《左传•昭公十九年》:“登者六十人,~绝。”

带"缒"字的组词

下缒 、凿险缒幽 、悬缒 、缒人 、缒城 、缒幽 、缒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

缒

缒

缒(繁体:縋)拼音:zhuì注音:ㄓㄨㄟˋ异字体:縋 䋘 部首:纟部部外笔画:9